敬重抗战老兵就是敬重那一页光辉历史
(2009-06-12 22:32:45)
标签:
遗骸老兵抗战八百壮士缅甸中国远征军杂谈 |
分类: 中国评论 |
为深圳《晶报》写的社论(2009-06-12)
这几天,我们为7位从缅甸回国寻亲的中国远征军老兵的故事而感动。他们在12天的回国之旅中,沉浸在亲人团聚的喜悦和亲人的挚爱深情,吃着家乡菜,喝着家乡水,当然也不忘讲述当年出生入死历经硝烟的激情岁月。他们的最后一站是到云南腾冲国殇墓园扫墓,用鲜花、香烟和水酒祭奠60多年前在中缅大地上与日本侵略军作战的战友。昨天,他们再度出境,回到各自在缅甸的家。他们可能再难踏上故土了,因为他们都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了。
对于历次战争中为保卫国家献出生命的中国军人,我们都应当以某种仪式来惦念。而对于那些战争的幸存者,无论是老游击队员、老八路,还是远征海外的将士,我们都应有良知和责任让他们有个安宁的晚年。对于为国捐躯的军人后代,我们有义务为他们做点什么,他们的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所以,敬重抗战老兵就是敬重那一页光辉历史。
在欧美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们把胜利日即11月11日,定为老战士节。经过数十年的演变,老战士节成为人们缅怀历次战争中为保卫国家牺牲的战士们的纪念日,无论年老年少,当天都要戴上红花。而那些战争的幸存者,都要穿上军装、戴上军功章,接受检阅或进行游行。得到熏陶和教育的后辈们,会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并且珍惜自己所处的和平年代。
我们对老战士的敬重和关切,还有很多表达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当网友发表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八百壮士”遗骨在海外无人问津的帖子后,引起全球华人的强烈关注,一致要求将这些抗战将士的遗骸接回祖国并妥善安置,以彰扬这些为国捐躯的先烈,同时也符合中华民族“叶落归根”的传统。海峡两岸和谐发展基金会在北京启动了“迎接抗日壮士遗骸回国”活动,已派先遣队到遗骸所在的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进行调查,完成流落在当地的抗日将士们遗骸的身份确认工作,并将将士们的英灵接回祖国,在国内举行迁葬仪式。调查工作进展快捷,“八百壮士”遗骸有望下月归国安葬。
只有向先烈和老战士抱以敬重,并且时时缅怀他们浴血奋战的业绩,我们才会深谙和平的来之不易,我们才会在历史的复读中增强信心和力量,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献出一腔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