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诵读温润的诗篇 追求心灵的陶冶

(2009-06-12 22:29:06)
标签:

诗篇

诗歌

诗人角

普希金

俄国

端午节

文化

分类: 随笔杂感

为深圳《晶报》写的社论(2009-06-08)

今年6月6日是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人、杰出诗人普希金诞辰210周年纪念日。连日来,在俄罗斯,在中国湘潭、上海和香港,人们以举办音乐会、诗歌朗诵、话剧表演、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举行纪念活动。最富特色的是,首届普希金后代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约100名普希金的后人参加。他们遍布世界,从故乡俄罗斯,到异乡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美国、瑞士等国家。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人们的心蒙上阴影时,普希金的诗给人带来希望,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诵读这温润而充满希望的诗篇,无论是还不起债务的破产者,还是血本无归的投资者,都会在郁闷中恢复心态的镇静;倾听这亲密和婉的劝说,无论是愁眉苦脸的企业家,还是跃跃欲试的开拓者,都会相信快乐的日子就要来临。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纪念普希金诞辰日,本身是强化战胜危机的信心的表现。在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中,人们放眼于未来,实行自我精神调节,用希望去救治现实的痛苦。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他的作品中所表现的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理智必能战胜偏见的坚定信仰,深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人们理解生活的真谛点亮灯塔。

 

无论是俄国,还是英国、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他们对诗人抱以尊崇。英国的西敏寺,120位英国已逝的诗人和作家汇聚于“诗人角”,他们被视为“荣誉的宝塔尖”,地位等同甚至高于王公贵族。他们给国民的精神带来定力和想象力,国家和民族也便坚实、厚重、处变不惊,且充满创新气质。

 

中国诗歌艺术厚远深长,以《诗经》、《楚辞》为代表的诗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唐宋两朝不仅在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表现耀眼,而以诗歌为代表的文化艺术同样让世界上其它民族倾心。诗人是尊贵的称号,是民族的良心,善待诗人,尊重诗人,是我们的传统。但自上世纪初期以来,国人对诗歌和诗人似乎缺乏足够的敬重。流传两千多年的端午节,在很多地方只剩下吃粽子和划龙舟的形式,而淡漠了伟大诗人屈原以及他不朽的诗篇;李白、杜甫的诗章,多被演绎成考场上的选题;当代的各类文学活动和文学奖评选,诗人和诗歌容易作为异类被排斥在外。

 

诗歌、小说、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重返经济社会,是人的精神世界再向健全状态迈进的标志。文化及其带动的产业,同样是引导人们走出经济危机的出口。需要提醒的是,我们内心必须对诗人、文学家等灵魂的塑造者保持敬重,我们的生活中要给文学艺术留一些不带功利色彩的空间。好的诗歌,是对世界的开掘,站立在人类思想的前沿阵地,给我们射回灵性的光芒;好的小说,是对人类潜伏心态的深度耕耘,以更深沉的生命体验,给我们亮出人性的光泽和幽暗。无论是从事文化产业,还是进行艺术创作,适度的超凡脱俗是应有的精神气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让屈原、杜甫、普希金们回到我们的生活中,让文学艺术和人文思想陶冶我们的心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