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调试“复原按钮”
(2009-03-08 15:23:03)
标签:
军事导弹防御体系奥巴马美俄“复原按钮” |
分类: 国际评论 |
刊于《南方都市报》(2009-03-08)
奥巴马给梅德韦杰夫的信发出后,白宫高官暗示美俄将做一笔交易:只要俄方帮助制止伊朗生产远程导弹,将换回美国不用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3月3日俄总统在西班牙做出回应,帮腔奥巴马,说信中没提用伊朗做交易,并表示俄国将同美国在处理伊朗核问题上进行合作,建立一个打击一切威胁的战略导弹防御系统。同日,奥巴马在会见英国首相布朗后表示,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是用来对付伊朗的威胁,而不是俄罗斯的威胁”,两国元首的默契似乎正好说明美俄达成“交易”的可能性极大。
同一天,俄国允许美国运往阿富汗的美国货物首次经俄罗斯进行运输。虽然说这批物资不是用于军事用途,但途经俄罗斯则意味着两国以往尖对麦芒的紧张关系缓解了。当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伊朗11家与核设施研制有联系的企业后,俄国尚未立刻反击,而是和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与德国一道发表了联合声明,说已准备好同伊朗展开直接对话,解决僵持已久的核问题。这都意味着美俄正在调试两国关系“复原的按钮”,尽管按下去会发生什么情况尚需观察。
前不久,美国副总统拜登在慕尼黑演讲中着重指出,俄美“重新按下复原按钮”已是时候了。俄美合作将着眼三个方向,一是与重启1991年暂停的“战略武器裁减条约”谈判,削减核弹头储量,“劝说”伊朗放弃核武研发;二是讨论导弹防御体系;三是携手打击“基地”组织和阿富汗塔利班武装。按照目前的行动看,在这三方面都有所进展,美俄关系复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除了在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问题上各不相让外。
美俄关系由冷变暖、重新描绘,是金融危机冲击的结果。就美国而言,奥巴马政府的中心工作是提振国内经济,无力在军事上坚持布什的扩张政策,包括导弹防御体系。他对导弹防御体系已表现出冷淡,认为只有技术上做到有效、且能支付得起费用才能继续。为了自身安全和应对国内危机,奥巴马政府不仅期望俄国减少核弹储量,也希求伊朗等敌对国停止核武研发,以减少对以色列及中东友邦的威胁。
对于欧盟国家来说,更愿意与俄国发展正常关系。德国总理默克尔说,俄罗斯是欧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看不出也不相信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对欧洲和北约有任何威胁,”明确表示出对防俄御俄政策的不满。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体系,波兰、捷克也需要出资出力,而今东欧国家的经济岌岌可危,可能成为金融风暴第二波的重灾区,哪有能力支持美国的导弹部署?
俄罗斯一样面临严峻挑战,金融危机已给这个东欧最大经济体造成政治、经济及社会局势动荡的严峻局面。在原料出口型经济结构下,俄罗斯经济长期与国际能源市场密切挂钩。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几乎成为俄罗斯经济的命根。在国际油价大幅回落、原油需求锐减的现在,俄罗斯经济已出现10年来的首次衰退,也就有了梅德韦杰夫批评普京的反常现象。加上大量外债到期,银行和企业没有资金就只能靠政府偿还,可能成为上演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翻版。显然俄国已无力对抗美国、北约和欧盟,在几方都面临财困的疲惫时,最好还是暂停争执,坐下来合作。俄副总理伊万诺夫承认俄罗斯目前还没有部署反导系统,一事迈出实质性步伐。总统梅德韦杰夫则希望4月在美俄首脑伦敦会晤时,就反导问题进行磋商,期待奥巴马政府把传达的“积极信号变成具体建议”。
很可能的情况是,核弹裁减谈判将成为美俄按下恢复两国正常关系的按钮,美国暂停或调整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体系、反恐合作、对伊朗核能力的处理,也都将进入议事日程,但梅德韦杰夫所说的美俄“共同建立一个能够打击一切威胁的战略导弹防御系统”的可能性则没有。不过,我们需要深思的是,美俄重新勾画两国关系蓝图,也将牵动目前世界格局的微妙变化:俄罗斯向欧美倾斜,必然对中国的安全带来某种影响。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