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治原则
(2022-05-24 19:05:55)
标签:
健康 |
防治原则:
一、预防:“治未病”
1.未病先防
2.既病防变:防止传变—阻截病传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
二、治则:治病求本
1.正治:逆其疾病证候性质而治治疗原则,又称“逆治”(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2.反治: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又称“从治”(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三、治标与治本:缓则治本、急则治标、标本兼治
四、扶正与祛邪:单独运用、同时运用、先后运用
五、调整阴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并补
六、调理精气血津液:调理气与血的关系、调理气与津液的关系、调理气与精关系、调理精血津液的关系
七、三因制宜:因时制宜—“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养生与寿夭:
一、 养生
1.原则:顺应自然、形神兼养、调养脾肾、因人而异
2.方法:顺应自然,避其邪气;调摄精神,内养真气;饮食有节,谨和五味;劳逸结合,不可过劳;和于术数,适当调补
二、生命的寿夭:脏腑功能协调者寿、肾精肾气充盈者寿、与天地融为一体者寿
前一篇:中医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