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楚人
楚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87
  • 关注人气:1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版的“类工业化生产”

(2010-08-28 21:03:39)
标签:

出版

类工业生产

文化

分类: 东拉西扯
在北京的那些年,几乎每天上下班,都能遇到一两个编辑,或者是出版社的,或者是媒体的。突然之间,放眼一望,编辑比诗人还多起来了。那时候在编辑们中间流传着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当编辑。”看来少壮者可引以为戒的。

我曾经在一位国内颇有些名气的出版家手下干过三四年,这位出版家,去欧洲考察了一番之后,突然间大悟了,认定出版是一种“类工业化生产”的产业,于是这成了她的中心指导思想。在这一指导思想之下,首要任务就是要消灭编辑们的个性,说,你不要把你的个性带到工作中来。于是在她长社的三四年里,有个性的编辑们或者另谋高就,或者一言不发,连选题都不再做,只等做着“类工业化生产”中的这个生产者。结果三四年之年,这家原本还算有些名气的出版社,现在终于没有个性了。

这位出版家退休之后,还到处讲学,到我们现在的出版社也讲过几次。社里号召去听,我想我就不必去了,果然,据听讲了的同事们回来一复述,她还在大讲着“类工业化生产”的高论。现在好像听说她被聘到某一家出版社去“消灭个性”去了。

在我看来,不管是工业化生产,还是“类工业化生产”,它都有一个源头,那就是产品的研发。工业化生产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有个性的产品研发团队,它的生产、市场推广、营销,也就成了无头苍蝇。当然,如果这个企业的老板能够像那位出版家那样,把这个研发的工作一个人担下来,其他的人只要负责生产就行了,那么,她的那个“类工业化生产”还是大致可以实现的——就是说,大家放弃思想和创意,把这个任务交给最上面的那个人来做,并且这个人也得胜任这个重任。很可惜,这位出版家没能力担演这个“大脑”的角色,所以最后她的“类工业化生产”论也只好消灭了个性,而没法开展生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数字出版
后一篇:彼岸花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