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国演义

(2008-07-29 23:03:10)
标签:

杂谈

分类: 东拉西扯

暑假里找出一本《三国演义》要女儿去读一读,不为别的,只愿到时候考到一些诸如“关云长单刀赴会”之类的文学知识题目,不至于考个零分。这孩子硬着头皮读了几十页,啪地摔下不读了,问她,答曰:打来打去的,一点意思都没有。今天和这个好,明天和那个好,都搞不清谁和谁是一边的,看得我都头晕了。

 

真是一句话惊醒梦中人,突然觉得小孩子的这见解,胜过一部易中天说三国的全集。古人说“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三国中的这些奸巧谋略,对现在的年轻人实在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他们只看见混乱,机会主义,累。

 

书是拿出来了,丢在桌上,饭后茶余,自己便翻几页,居然把这书给重读完了。有了女儿的那句评价,很是扫兴,这读书的趣味,突然就没有了先前的高兴致。所谓的建功立业,果然不过就是在打打杀杀,所谓的谋略,也不过就是今天投这个,明天又投那个,相比之下,中间有那么一些一气之下拔刀自杀或一头撞死的特例,就显得特愣头青。有时候就想那么一下,如果是我,大节当前,我是投这个那个呢,还是一头撞死?十有八九,还是投吧,不是还有华歆一类的才人,也算是青史留了名的,不也帮着鸠杀了皇后皇子么?士的那点“气”,在历史的潮流之中,实在不堪一击,何况现在这无士的时代。一部二十四史,不就是“打打杀杀,投来投去”八个字么?一部近代史,又如何?聪明的人给这打打杀杀找了个理由,叫做“政治”,因此聪明人一跃也就成了政治家。打和杀,就是政治解决不了时的最后手段。刘备被东吴火烧连营,在白帝城郁闷而死,等诸葛亮把他埋了,转身便也仍旧与东吴结好,这便是政治。中国的现代史中,这样的活学活用的例子,多了去了,这就是外交,政治。圣人早说过了,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立场。话都说到了这份上,你还能有什么脾气?你还想有脾气的话,那也就只好一头撞死了。

 

以前我曾经说过,中国人,是文史不分的,或者,是常常以文为史的。比如一部《三国演义》,在草根民间,就要胜过《三国志》的可信度。你要告诉他草船借箭的并不是诸葛亮,单刀赴会的不是关云长,打死他也不会相信的。这也是易中天为什么红透半边天的原因吧,他能透到民间去。就《三国演义》这个文本来说,摆在罗贯中那个时代,也算得上是有点“后现代”的了。小说中的人物,很多时候更近于明而不近于汉,他们所说的话,也是很有“时尚”感的。如此说来,二月河之类,只要他自己不在那里装逼觉得自己是在写历史,而明白自己就是在写历史小说,也就大可不必非议了。至于近日拍出来的那个电影《赤壁》,不过娱乐而已,你非要把它当做历史教材,那是你自己的错,不是导演的错。至于你自己心里没有一点“史”,被人家的“文”给搞晕了,这又能怪得了谁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像我女儿那样,丢下这书,另寻高兴去。

 

旧文:从《史记》到《三国演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