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68--金沙江水电资源被过度开发的“断带史”(6)

标签:
翁立达三峡潇湘晨报立方水电开发杂谈 |
金沙江断带史:风险的控制
翁立达
杨勇
翁立达:抢水不可避免,须统一调度
翁立达,国内著名水资源保护专家,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前局长,长期从事长江水资源监测和保护工作。翁立达曾参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南湖北防洪等大型水利工程的水资源保护和环评工作。
“目前水电开发进入了生态制约阶段”
潇湘晨报:水电综合调度体系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中间有哪些环节?
翁立达:水法2002年修订以后,明确提到,一条河流要综合规划,要多种功能兼顾,为人民服务,防洪、灌溉、供水都要考虑到,当然还有航运、渔业、水生生物保护等,问题是,以往水电站的规划就很少考虑其他的需要,只考虑发电,我们一般称为部门的专业规划,但按照水法要求,必须服从流域综合规划,比如长江流域规划,要开发利用,航运、发电也要服从这规划,部门规划要服务流域规划,地区规划也要服务流域规划。
潇湘晨报:哪些电站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哪些电站争议比较大?
翁立达:我国水电开发经历了几个阶段,有技术制约阶段,有经济制约阶段,现在进入了前水利部长汪恕诚所说的生态制约阶段,生态环境和移民问题是当前水电工程的主要限制因素,一个工程肯定是有利有弊,问题就在于你的权衡,有没有其他替代办法,在规划时就应该考虑好。对于三峡,我们搞了环评,中科院也搞了环评,我们认为,如果是防洪,肯定是利大于弊。
潇湘晨报:三峡是防洪功能大一些,还是发电功能大一些?
翁立达:不管从什么方面来讲,三峡以防洪为主,它现在这个位置,能够控制上游洪水,基本上可以把中下游的问题,把洪灾减少到比较低的程度。正因为三峡防洪功能是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是一种生态环境效益,所以我们才认为利大于弊,如果是发电为主,就不是这个结果了。所以,三峡的主要功能防洪,是任何时候不能含糊的,现在的问题是,对三峡的发电功能宣传过头,有人认为建三峡就是为了发电,这是大错特错。
潇湘晨报:一条长江,如果这样一段一段的,会对整个流域产生什么影响?
翁立达:从规划层面,河流要开发利用是没有问题的,它要造福人类。但对一条河流来说,怎么利用,利用到什么程度,有两个数字须遵守:一条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般不超过40%,调水不超过20%。
还有,因为修建水库造成来水径流量的减少已经有很多例子,长江这几年也在减少,就原因来说要做好综合分析。
现在长江不能再出问题了。从水资源的角度来说,长江远比黄河重要得多,黄河没水了,可能有长江来救,如果长江没水了,那就是中华民族的灾难。第一,长江的水资源并不是用之不竭的;第二,长江的水质也并不是那么好了。
“从现在起就必须强调统一管理,统一调度”
潇湘晨报:长江上游的水电站建设,能够从三峡当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翁立达:目前三峡蓄水已经很困难,将来会更难。三峡蓄不满水是正常现象,蓄满水才不正常。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题:长江的径流量9600立方米/秒,要么10000立方/秒,宜昌以上,1956年到1980年,是4510亿立方的年径流量,但问题是长江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匀,68%-70%的水主要集中在5-9月份,10月只有400多亿立方。这400多亿什么概念?三峡调节库容221.5亿立方,但10月蓄水的时候,按照规划要求,不可能一点也不放,要下泄8000立方米/秒。10月份径流量15000立方米/秒左右,你下泄8000,留个7000。如果把水全部留下来,下游没水就不得了,你8000流量放下来,一个月200多亿立方米,换句话说,10月份长江的水量只够三峡水库一个水库蓄的水。
问题就来了,只有上游蓄满了才能轮到你啊,你自己的公司才可以说先保证三峡水库。我提出这个问题,结果搞规划的人说可以提前蓄水,所以现在9月10日就开始蓄水。到时人家会不会也提前蓄水?这样的话,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防洪。早蓄以后,长江洪水期的泥沙量大,把水蓄起来了,泥沙都淤积了,泥沙问题又回避不了。
潇湘晨报:会不会导致抢水的情况发生?
翁立达:长江上游这样的开发,要建或者在建的,总的库容1800多亿立方,调节1200多亿立方,如果都是10月份的话,根本轮不到三峡蓄水,将来必然会抢水,不可避免。对水电公司来说,水就是电,电就是钱。上游除非七八月份蓄水,那还谈什么防洪,根本就没有防洪功能了。统一调度也得有个前提,你得有水啊。所以,我们必须强调,从现在起就要强调统一管理,统一调度运行。
潇湘晨报:现在如何调度?
翁立达:实际上现在还没有开始这项工作。三峡后续规划有这个内容,就是要制定这个方案,特别是长江上游的。以三峡为例,如果流量大于25000立方/秒,必须服从长江防总调度,如果小于25000立方/秒,自己可以做主。但现在下游湖南、江西水位低,小于25000立方/秒时也必须放水,这个时候就通过国家防总来出调度令。
所以,现在电调必须服从水调。三峡主要不是为了发电,而是为了防洪,发电服从防洪、生态和供水。
“开发要适度、科学、合理”
潇湘晨报:长江上游电站建设将加剧三峡蓄不满水的可能性,会不会导致下游湖南、江西更加缺水?
翁立达:如果上游的电站都建成,这种叠加影响现在是未知数,谁都不清楚。在10月份以后,这种影响绝对是增加的。
潇湘晨报:长江流域的水电资源,在整个国家是什么样的地位?
翁立达:长江上游占的比例应该是50%以上,如果加上西南诸河,水电资源蕴藏量占百分之六七十,可以说是全世界的水电开发热点。水电开发我不反对,但必须适度、科学、合理。我看到的一些小水电的开发,对生态是毁灭性的。
潇湘晨报:你认为目前的西南水电开发是一种什么状态?
翁立达:三峡总公司前总经理、工程院院士陆佑楣认为,现在是一哄而上,不能这么着急,不能2050年完成开发,不像有的人认为要在2030年就开发完。现在的开发态势就是无序、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