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54--丹棱醉驾副局长被停职 称不愿连累妻子欲离婚
标签:
宿仁训成都商报丹棱县水务局刘莉丹棱县检察院杂谈 |
丹棱醉驾副局长被停职 称不愿连累妻子欲离婚
《丹棱一副局长醉驾被查》追踪
说法
25日,宿仁训还在上班,昨日,宿仁训的职务已经被暂停,其分管的工作已安排他人代管
进展
宿仁训一案已于昨日移送到丹棱县检察院,目前尚在审查起诉阶段,具体公诉时间未确定
昨日,宿仁训没有到丹棱县水务局上班。丹棱县水务局局长邓棱称,宿仁训的职务已于昨日被暂停,其分管的工作已安排他人代管。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副总队长张朴称,宿仁训醉驾案已引起公安部关注,并要求严格依法办事,肯定了四川省交警总队和眉山(微博) 市交警支队的做法,同时强调只要是达到醉驾,一律按照公安部的要求,一律入刑立案。张朴说,这是全国第一起被曝光的“官员醉驾案”。
此外,成都商报记者获悉,宿仁训一案已于昨日移送到丹棱县检察院,目前尚在审查起诉阶段,具体公诉时间尚未确定。“他说要和我离婚。”说起丈夫,宿仁训的妻子刘莉(化名)泪如泉涌,“我知道他是不愿意连累我们。我说怎么可能嘛,我们是夫妻,无论怎样我们都会在一起,并一起去承受苦难。”
职务被暂停 同事感到惋惜
5月25日,一个检查组到丹棱县检查水利工作,丹棱县水务局副局长宿仁训并未参与。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致电丹棱县水务局局长邓棱,准备了解进一步情况。邓棱称,25日,宿仁训还在上班,昨日,宿仁训的职务被暂停,其分管的工作也已经安排他人代管。根据组织安排,宿仁训昨日已经没有来上班了。
丹棱县水务局办公室主任易刚介绍,从24日开始,宿仁训就开始给同事交代一些事情,如25日省上有个检查组要来,如何进行工作汇报等。虽然他没有与检查组一起,但他仍然坚持在上班。
成都商报记者也从丹棱县水务局多位工作人员处证实,24日、25日两天宿仁训都在上班。昨日上午9时许,成都商报记者来到丹棱县水务局,发现宿仁训办公室大门紧闭,敲门也无人应答,宿仁训手机也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采访期间,得知宿仁训职务被暂停,宿仁训的许多同事均感到惋惜。
案件已移交 公诉时间未定
由于宿仁训案件已被列为省交警总队挂牌督办案件,昨日上午,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副总队长张朴等人来到丹棱县,进一步督办案件办理情况。
“这个案件非常典型,从公安机关来说,只要是醉驾了,达到了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都要入刑,对其刑事立案,采取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将严格按照法律办事。”张朴说,“下一步等法院判决了,我们再回过头来总结经验教训,为什么事情发生在5月3日,等媒体报道后再来纠正这个事情,中间有没有什么问题,到底是什么情况?”
据张朴介绍,公安部也在关注此事,并要求严格依法办事,肯定了四川省交警总队和眉山市交警支队的做法,并强调只要是达到醉驾,一律按照公安部的要求,一律入刑立案。“这是全国第一起被曝光的‘官员醉驾案’。”张朴说,“我们已经把案件移交给检察机关。”
昨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从丹棱县检察院证实,宿仁训一案已于昨日移送到丹棱县检察院,目前尚在审查起诉阶段,具体公诉时间,尚未确定。
新闻背后
妻子的担当:“一起承受苦难”
昨日见到成都商报记者时,宿仁训正和妻子刘莉在一起,但这次他选择了沉默,在与成都商报记者十余分钟的对话中,刘莉痛哭失声。“我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这件事情是他错了,但只能正确面对,我不怪他。”刘莉说,“我下岗了,家里什么都指望着他,这个人生的坎,我们不知道怎样跨过去。”
5月3日,宿仁训被交警查到醉驾之后,刘莉当时就知道了情况,回家后,宿仁训还安慰刘莉说,没事没事,把女儿照顾好就是了。“他一直很后悔,不知道怎么办,他压力很大。”之后,宿仁训忙着工作,刘莉心里却一直很忐忑,但在宿仁训面前,刘莉一直都表现得很乐观。
5月25日,宿仁训被取保候审,但她不知道该如何帮助自己的丈夫。刘莉试探性地问过宿仁训有什么打算。“他说要和我离婚。”刘莉泪如泉涌,“我说怎么可能嘛,我们是夫妻,无论怎样,我们都会在一起,我们一起去承受苦难。”“我知道,他是不愿意连累我们。”刘莉说。
相关阅读:
|
丹棱副局长醉驾案续:公安部高度关注(图)
http://img1.gtimg.com/cd/pics/hv1/194/41/786/51120299.jpg称不愿连累妻子欲离婚" />
宿仁训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
宿仁训水务局副局长职务被暂停,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宿仁训案是全国第一起被曝光的“官员醉驾案”
●“醉驾”案必须一律按刑事案件予以立案和侦查,且还要从快处理
●宿仁训办公室大门紧闭,其手机也处于关机状态
华西都市报率先报道的丹棱水务局副局长宿仁训醉驾案,日前引起公安部高度关注,要求各级公安机关一定要从中汲取教训。
昨日,丹棱县人民检察院证实,宿仁训案已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具体公诉时间暂未确定。丹棱县水务局局长邓棱称,宿仁训的副局长职务已被暂停,分管工作也已安排其他人代管。
省交警总队副总队长张朴:媒体报道才纠正,要总结经验教训
昨天上午9点,介于宿仁训案影响较大,作为“醉驾入刑”督办案件,省交警总队副总队长张朴在眉山 (微博) 市公安局副局长、市交警支队支队长杨云峰的陪同下,来到丹棱县,进一步督办“宿仁训案”。
经查,“宿仁训案”的证据链锁定完整,合法有效,丹棱县交警大队整个执法过程合法。“对于公安机关来说,只要是醉驾了,达到了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都要对其刑事立案,采取强制措施。针对宿仁训案,下一步,等法院判决了,我们将回头总结经验教训,为什么事情发生在5月3日,等媒体报道后再来纠正这个事情,中间有没有什么问题,到底是什么情况?”张朴说。
公安部指示:无论违法者是谁,都必须依法办案
张朴介绍,“宿仁训案”是全国第一起被媒体曝光的“官员醉驾案”,引起了公安部高度关注。25日,公安部作出指示:宿仁训案被曝光后,眉山市交警支队及时对案件处罚给予纠正,省交警总队立即纳入督办案件,这样的做法是对的。不过,这是一起非常典型的“醉驾”案,要求各级公安机关一定要从中汲取教训。“醉驾”案,必须一律按刑事案件予以立案和侦查,且还要从快处理,无论违法者是谁,都必须严格依法办案,绝不姑息。
丹棱县水务局局长邓棱:宿仁训职务暂停,昨天已没来上班
昨天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致电丹棱县人民检察院。该院办公室一工作人员证实,宿仁训案的确已移送至检方,目前案件尚在审查起诉阶段,公诉时间暂未确定。
同时,丹棱县水务局局长邓棱证实,根据组织安排,宿仁训昨天已经没有来上班了,其职务已被暂停,分管工作也已安排其他人代管。
昨天上午9点过,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丹棱县水务局,只见宿仁训办公室大门紧闭,敲门也无人应答,其手机也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对话宿仁训妻子
“醉驾被查后,他乱到了极点”
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出生于农民家庭的宿仁训足足用了17年。1995年,从乐山 (微博) 师专毕业,参加工作,第一站是乡政府农业员。13年后,他才成为丹棱县水务局副局长。一位知情人士称,宿仁训是一个能干人,“甚至可以这样讲,在丹棱水务局,论工作能力,宿仁训应名列前茅。这次他因醉驾面临入刑,令人遗憾!”
熟悉者遗憾,宿仁训妻子刘莉(化名)则更为伤心。
5月23日,有朋友致电刘莉,称宿仁训醉驾一事被媒体曝光。刘莉急忙打开电脑,看到报道,她一下懵了。“奋斗到今天,他很不容易,难道就因为这个,把家就毁了?”说这话时,刘莉失声痛哭好几次。
在刘莉眼中,丈夫是个非常有家庭责任感的男人,是一个典型报喜不报忧的人。“无论有什么事情,他都不愿意让我担心。”刘莉说,5月3日晚,宿仁训被交警查到醉驾后,她当时就知道了情况。丈夫回家后,还安慰她:“没事,没事……”
刘莉说,她了解丈夫宿仁训,这次醉驾被查后,他心理压力很大,一直很后悔,却不知道该怎么办。自那天起,他的情绪波动比较大,一点也不像以前的他。“他乱到了极点,我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这件事情,他错了,只能正确面对,我不怪他。”刘莉说。
“我给他说,你错了,不管是什么后果,我们两口子一起去承受,大不了,我们再回到农村去。不过,回农村,我是无所谓,但他一定受不了,因为他是父母的骄傲。”刘莉说,25日那天,丈夫很晚才回家,并将手机关了。“他跟我说,他到河边上坐坐。我知道,他有很多事需要想想……”其实,刘莉知道,当天丈夫已被取保候审,但她不知道该如何帮助丈夫。
记者手记
致宿仁训书
“采写你的新闻,我的心很痛!”
打开电脑,进入搜索引擎,输入“宿仁训”三字,有关他的新闻,达到数百篇。除了此前因公接受媒体采访外,其余新闻,全是“醉驾被查”。
让宿仁训从一个基层副局长,“跃升”为全国轰动的新闻人物,全是因为我。不过,在这起新闻事件采访过程中,我内心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我想对宿仁训说:“采写你的新闻,我的心很痛!”
作为记者,还原事实真相,寻求公平公正,是我应尽职责。因此,当我获取“副局长醉驾被查却未被入刑”线索时,我迅速介入采访,用一个记者的良知报道了这一事件。
连日来,熟悉我的同行致电:“什么叫新闻,如何当记者,你又给我们上了一课!”读完报道的读者致电:“谢谢你,又一次帮我们揭露了真相!”一个接一个的“恭维”,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随着事件的发展,我的心揪得越来越紧。
从法律角度,宿仁训醉酒驾驶,必须接受法律处罚。但是,当我深入了解宿仁训这个人后,我才知道,我和宿仁训,情和法,其实是“纠结”在一起的。
宿仁训出生在农村,他的妻子下岗,女儿还在读书,宿仁训父母至今不知引以为自豪的儿子犯了法等等信息,一一传入我的耳中。我开始反省,原来,在“一刀切”的法律面前,我对宿仁训,居然多了一份惋惜。因为,他所犯下的错,毕竟不是十恶不赦,毕竟不是“情节恶劣”。而对他的家人,我也多了一分歉意。
我希望,经过这场“教训”,你能在生活中重新站起来。你的检讨书中,有一句话:“痛,是切入骨子的痛;思,是一夜不眠的思!”尽管,至今,我和你的距离,还很远很远,不过,这句话,让我过目不忘,而且永生难忘……
采写你的新闻,我的心真的很痛。痛在何处?我没有深入思考,或许,我永远也不会想明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