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958--杨学祥:专家眼中的强震高危区(1)

(2010-03-08 22:46:38)
标签:

大地震

强震

断层

地层

杨学祥

美国

杂谈

专家眼中的强震高危区

浙江日报。2010年3月8日00014版:观天下·关切

  一连串地震表明,尽管地球的年龄已到中年,但还是非常活跃,未来地震还将是威胁人类的最难预测的自然灾害。

  专家认为,2030年内,将有5次左右的8.5级以上地震在以下地区发生。

  ◆ 美国西部

  美国科学家认为,未来一个世纪内,美国西部可能发生强度更大的地震。加州一家地方报纸引用地震专家的话说,美国西部未来十年内可能发生里氏九级的大地震。西北部的西雅图市受灾可能性最大。

  ◆ 旧金山

  据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在2000年至2020年期间,旧金山很有可能会再度遭遇与1906年类似的那样一场大地震。科学家预测,这场地震的发生几率为25%。美国地质测量局于2002年开展的一项研究工作曾计算出,在2002年至2031年之间,圣安德里亚斯断层有18.2%的可能性爆发7级或7级以上的地震,从而对旧金山地区造成致命打击。

  在一项新的研究工作中,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小组推断,在未来20年中,旧金山地区爆发另一场7级或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为25%。在未来的45年中,爆发大地震的可能性为50%,而在未来的80年中,爆发大地震的几率达到75%。

  ◆ 洛杉矶

  俄罗斯科学家认为,洛杉矶地壳断层内部运动目前在整个观测史上达到峰值,这有可能成为在未来几年内发生毁灭洛杉矶市的毁灭性地震的原因。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组组长吉姆奥尔辛说,“截止目前,断层南部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大约为70%,地震强度将达到里氏8级。”俄罗斯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危险性预测实验室主任阿历克谢扎维亚洛夫表示,除了著名的圣安德烈斯断层之外,加利福尼亚滨海地区还有几个相邻断层。其中地壳断层的内部运动甚至比这一断面更为强烈,这些构造很快也可能演化成为构造运动,这将加重局势。

  ◆ 海湾

  美国地质学家发出的一份最新的全球地质调查报告表明,在全球各大陆地板块中,目前最为脆弱的就属于中东海湾地区了,科学家预测,在未来5年内,海湾地区将会发生1906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地震。该份报告表明,这次地震将会超过7.9级,损失将达数千亿美元。


  ◆ 台湾西北部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席叶博士表示,台湾地层平时持续释放能量虽然有助于地层的稳定,却无法保证大地震不会再度发生。席叶博士认为,位于桃园与台北之间的地层活动相当频繁,将来有可能导致台北盆地的地层突然下沉1到3公尺,若是发生以上地层移动的状况,台北有可能产生规模7到7.5的大地震,不但对台北造成严重损害,对桃园、新竹等台湾西北部大城市,也会产生重大威胁。

  ◆ 印尼

  地震学家指出, 2005年3月28日晚在印尼发生的大型海底地震的起因是2004年12月那次引发灾难性海啸的剧烈地震造成的地质压力增加。他们还警告说,这个地区迟早会发生第三次大地震。澳大利亚地震学家菲尔卡明斯认为,还会发生第三次地震,因为在最近这次地震之后,地质压力将进一步增加。他说:“偏东南方的地区发生地震的时间可能会早于我们的预料。但我们无法预测准确时间。它也许会在20到50年之内发生,而不是100年。”


  ◆ 东京

  日本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今后50年东京发生直下型地震的几率为90%。首都圈肯定会发生7级以上的大地震。至于地震带来的损失,差别在于灾害发生之“前”和之“后”,预先的防灾措施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 日本东南海

  日本地震调查委员会指出,在未来30年内,发生东南海大地震的可能性在60%以上。所谓“东南海大地震”是指菲律宾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而引发的地震,1944年和1946年曾连续发生。据日本地震专家统计,这种地震的周期是50年至100年,震级将在8级以上。日本中央防灾会议预测,如果发生这样大规模的地震,将造成2.8万人死亡,96万栋房屋毁坏,经济损失将超过81万亿日元。

http://zjdaily.zjol.com.cn/html/2010-03/08/content_288662.htm?div=-1


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中可能发生的强震名单(修改稿)

 

作 者:杨学祥  上传日期:2007-9-7  上海热线 绿色论坛

 

     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中可能发生的强震名单

              杨学祥

 

1.未来强震的总体趋势

 

科技日报波恩1999年12月27日电 记者顾钢报道:据德国波茨坦地理学研究中心透露,该中心最近绘制出首张世界地震风险分布图。波茨坦地理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搜集了地球最近500年来的地震数据,并结合地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绘制出了这张世界地震风险分布图。这张彩色分布图根据不同地区地震风险的强弱分成4个等级、8种颜色。从图上可以看出,地震风险最高是在欧亚接壤的土耳其、伊朗和我国西部一带;日本列岛、台湾、菲律宾至印度尼西亚以及美国西海岸、墨西哥、秘鲁、智利一带,地震风险最低的是俄罗斯、非洲大陆、加拿大和巴西。1999年土耳其、希腊、台湾等一连串地震表明,尽管地球的年龄已到中年,但还是非常活跃,未来地震还将是威胁人类的最难预测的自然灾害[1]。

 

1999年全球地震趋于强烈,原因有二:

 

其一是,1997-1998年发生了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1998-2000年发生了连续两年的强拉尼娜事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转换导致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40 -60厘米,破坏了原来的地壳均衡,致使洋壳相应降升13-20厘米,激发地震和火山活动。我们称之为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2]。

 

其二是,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结束,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开始,1999年处于转折点。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中太平洋海面降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太平洋海面升高。由此也会引发太平洋跷跷板运动[3]。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6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7次,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2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4-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4],

 

2.未来强震的时间循序

 

我们收集1999年以来网上关于大地震的报告,按地震发生的时间循序排列,仅供研究者检验和讨论。

 

2.1 在未来5年内大地震将袭海湾

 

2006年4月17日,美国地质学家发出的一份最新的全球地质调查报告表明,在全球各大陆地板块中,目前最为脆弱的就属于中东海湾地区了,科学家预测,在未来5年内,海湾地区将会发生1906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地震。该份报告表明,这次地震将会超过7.9级,死亡的人数将会超过数百万,损失将达数千亿美元。地质专家警告海湾地区的居民要作好预警准备,因为这次世纪性的地震可能随时都会降临,专家还表示,引起这次地震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国家任意开采石油及肆意开发地下核设施[5]。

 

2.2 洛杉矶面临大地震 损失或高达1500亿美元

 

中新网2007年9月6日电 俄新网消息,洛杉矶地壳断层内部运动目前在整个观测史上达到峰值。俄罗斯科学家认为,这有可能成为在未来几年内发生毁灭洛杉矶市的毁灭性地震的原因。据学者估计,这场可能发生的灾难将带来1500亿美元的损失。报道援引位于美国圣迭戈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组组长吉姆•奥尔辛的话说,“截止目前,断层南部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大约为70%,地震强度将达到里氏8级。洛杉矶位于地震活跃地带”。根据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估计,这一地区的地震活跃性在整个监测期间达到最高值。在距洛杉矶以北160公里的滨海地区的平原地带,确实发现了地壳大裂缝。俄罗斯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危险性预测实验室主任阿历克谢•扎维亚洛夫表示,除了著名的圣安德烈斯断层之外,加利福尼亚滨海地区还有几个相邻断层。其中地壳断层的内部运动甚至比这一断面更为强烈,这些构造很快也可能演化成为构造运动,这将加重局势。报道说,加利福尼亚人已经开始启动使可能发生的地震后果最小化的工作[6]。

 

 

2.3 未来台湾西北部发生大地震机率较大

 

  2000年7月6日台北消息 台湾高雄私立高苑技术学院地震预测研究室教授郑魁香,近日发表台湾地区2000年至2010年的地震危险图,对未来10年岛内地震活动程度、地震可能造成灾害的风险进行图像展示。郑魁香依据台湾地区100年来的强震潜势分析结果,绘制成这幅未来强震预测的地震危险图。他表示,未来地震风险图显示,岛内东部3个地震带未来10年的地震风险都属于极高,从地震所产生的损失风险看,未来10年台湾东西部6个地震带中,仅东北角的硫台地震带与西部嘉南地震带会有损失风险[7]。

 

  人民网2005年12月26日电 据台湾媒体报道,曾有台湾学者表示,台北101大楼的重量有可能压迫到地下的断层带从而导致台北增加地震发生的机率。对此,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席叶博士(Dr. Kerry Sieh)虽有不同见解,却对于未来在台湾西北部发生大地震的机率发出了特别的警告。报道指出,台湾位于地震相当频繁的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每年约可产生百余次的有感地震与无数的无感地震,相较于2004年12月26日南亚大地震一次所释放出来的惊人能量,台湾地层平时持续释放能量虽然有助于地层的稳定,却无法保证大地震不会再度发生。席叶博士表示:“我们发现,位于桃园与台北之间的地层活动相当频繁,将来有可能导致台北盆地的地层突然下沉1到3公尺。除了台北市外,台湾西岸的其他城市也将同时产生巨大的撼动,对台湾整体发生重大的影响。”由于高科技密集的新竹科学园区与台北地标建筑物台北101大楼皆位于断层带上,席叶特别注意这两个地区的地层发展。他指出:“新竹科学园区位于从没有发生过大规模 地震的断层带上,所以的确有可能在未来发生大地震,而台北101也是直接位于活动频繁的震带之上,台湾当局应该重视我们所发现的这些现象,并且采取相关的因应措施。”报道综合席叶博士的分析指出,若是发生以上地层移动的状况,台北有可能产生规模7到7.5的大地震,不但对台北101大楼造成严重的损害,台北、桃园、新竹等台湾西北部大城市,也会产生重大威胁[8]。

 

2.4 印尼地震缘于地质压力增加 未来可能还有大震

 

  据路透社2005年4月1日报道,地震学家指出,3月28日晚在印尼发生的大型海底地震的起因是去年12月那次引发灾难性海啸的剧烈地震造成的地质压力增加。他们还警告说,这个地区迟早会发生第三次大地震。同去年底的地震一样,这次地震也是垂直方向的,由于部分海床被另一块冲到下面的地质板块“顶”起来而引发。 澳大利亚地震学家菲尔•卡明斯对路透社记者说:“看起来两次地震发生在同一处板块边界。澳大利亚板块滑到了苏门答腊板块下面。”卡明斯认为还会发生第三次地震,因为在最近这次地震之后,地质压力将进一步增加。他说:“偏东南方的地区发生地震的时间可能会早于我们的预料。但我们无法预测准确时间。它也许会在20到50年之内发生,而不是100年。”但他补充说,它也可能就出现在未来3个月内[9]。

 

在2007年9月6日发表的《自然》 (vol.449 ,no.7158,Page: 75) 中,科学家认为缅甸沿海地区有发生大地震和海啸的风险。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和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发生,对地球科学界大多数人来说都很突然。虽然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在中苏门答腊附近紧靠2004年地震震中东面的地方发生另一次大地震的风险很高,但似乎人们对北部的俯冲带(在孟加拉北部湾沿缅甸沿海地区)相对来说却不是很担心。不过,费尔. 秋明斯(Phil Cummins)提出,大地震活动在这一地区是有可能的,而且众多脆弱的人口将面临一次相当大的地震和海啸的风险[10]。   

 

2.5 美国西部未来发生大地震可能性加大,西雅图市受灾可能性最大

 

2003年12月23日报道,美国科学家认为,今天加利福尼亚州发生的里氏六点五级地震,意味着未来一个世纪内美国西部可能发生强度更大的地震。加州一家地方报纸引用地震专家的话说,美国西部未来十二年内可能发生里氏九级的大地震。西北部的西雅图市受灾可能性最大。根据大陆板块学说,加州正处于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洲板块的结合处。太平洋板块一直缓缓地向东北方向移动,不断挤压北美洲板块,造成加州地区地质活动频繁。其中著名的圣•安德利亚断层(San Andreas Fault)是加州地震的最大肇因。它南起加利福尼亚湾,向北经过洛杉矶市区,直贯旧金山半岛,并继续向北延伸。断层以东向上隆起,形成海岸山脉;断层以西是海岸,向太平洋洋底滑落。每过一百多年,断层附近即有一次震动,使此断层不断向下滑跌。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时,岩层移位二十五厘米。而今天的地震就发生在一个与圣•安德利亚断层平行的未知断层之上。迄今,科学家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比如一九九九年洛杉矶大地震的强度达到了七点一级,但它由一个被地震学家们认为不活动的断层引起。一位地震学家解释说,因为加州断层多得可怕,所以只能对情况最严重的断层进行分类识别,这自然也就造成了很多遗漏[11]。第2名、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9.2级。此次引发海啸,导致125人死亡,财产损失达3.11亿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区、加拿大育空地区及哥伦比亚等地都有强烈震感。

第6名、(并列)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里氏8.7级。地震引发高达10.7米的海啸,席卷了整个舒曼雅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10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