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人的好

标签:
杂谈西宁人青海旅游美食 |
分类: 且行且住:闲游篇 |
文/阿简
西宁人的好,颠覆我的想象。
到西宁的第一天晚上,去一家老字号餐厅吃手抓肉。点餐时问起他们的地标性美食西宁酸奶,服务员说店里没有,让我们回头去超市里自己买。我正觉着有点失落,邻桌一大哥笑眯眯地悄悄摆手示意,告诉我这酸奶其实并不是我想像的那样,由店铺现做现卖且各有秘籍,而是“大中型超市卖的,都大同小异。如果要吃现做的,可以去尝尝莫家街上的XX酸奶,特别地道。上面有层金黄的奶皮子,慢慢嚼慢慢嚼,哎呀越嚼越香。我从小到大都在西宁,一直最爱吃他家的。”
我们点头谢了他,继续吃饭。没想到过了一会儿,他从外面提了两袋酸奶,径直过来放在我们桌上:“就是这样的酸奶嘛,送给你们尝尝。”
我和先生都有点蒙圈:萍水相逢,平白无故的,人家放下吃着一半的饭专程跑出去,自掏腰包买来我们好奇的特产,就为免费送给我们尝尝……这事儿可真是从来没碰见过啊!盛情难却之下,我提出至少应该付钱给他。他笑着说了句”别客气,不值钱的东西。”回到座位上,继续吃饭。
我跟先生无功受禄地领受了这样的好意,如坐针毡。想来想去,出去找到一家超市买了两罐啤酒,又打了半天腹稿,措辞周全地请人收下,方才心安。
转天一路西行,走西北的大环线。行程结束后回到西宁,准备坐高铁返京。距开车还有四个小时的空档,我们决定抓住机缘,再美美地吃一顿手抓肉。在力盟商业区逛了一圈,没找到中意的手抓店,见马路边站着一个人,就过去向他打听。他推荐了一家本地人也很喜爱的网红店,又告诉我大致在什么地方。我跟他确认店名的文字,他沉吟着组了两个词描述着,刚一说完立刻决定:“算了,刚好我顺路,带你们过去吧。”
满街都跑着出租车,实在大可不必给人添这样的麻烦。我们道了谢想走,一回头,却看见他的司机朋友已经三下五除二地收拾好越野车后座上的所有杂物,风轻云淡、却不容置疑地安排我们“三口儿稍微挤一挤”了。
老实说在迈腿上车的一刹那,我的心里是有那么一点忐忑的。车子启动后,被陌生人的车拉去绑票或传销的各种画面在脑海里纷繁掠过,与心底“不识好人心”的歉疚和罪恶感闪烁纠缠、交织碰撞,尤其是看见前排这两个剃着光头的西北大汉,手上传递起一盒不知什么药物的那一刻,我的恐惧和懊悔,直达顶点。
他显然不知道坐在后排的我,有着这么多匪夷所思的心理活动,一路热心地随机介绍着视野范围内的著名景点,并计算好“你们饭后可以去看看”要花费的时间。在我的疑神疑鬼中,车子到了目的地白玉巷,在一个十字路口停下后,他和我们一起下了车,给我们指明了路西一个“绿牌匾,门前排着长队”的手抓店之后,还不放心,又带我们过了马路,直到可以清楚地看见那个绿牌匾上的几个白字,才走。
看他优哉游哉又走回到马路对面,我心里的愧疚,难以言说。这么多年了,我们在局促的一线城市里人挨人、人挤人,虽不乏善良和热忱,彼此却少有信任。去青海之前,听说过一些“西北人性子烈、脾气急”的传言,心里总有几分戒备,可事实上,当我们在内地,为了“扶不扶”的问题纠结权衡、为了防范最新版的骗术而人人自危的时候,西宁人用他们的热诚和坦荡,让我觉得所谓大山大水大胸怀,或许真是有道理的。西宁人的好,让人感动,也让人自省。它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变得简单而纯粹,这是比峰峦叠翠、碧空高远、圣湖浩渺、经幡绚丽更让人怦然心动,流连忘返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