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者的潜质

标签:
阿简商场潜质休闲 |
分类: 一声嗟叹:世事篇 |
朋友大武,是一个地产公司的副总。有一回聊天时说到我怕狗,他讲了跟老板出差时遇到的一件事儿,听得我浑身寒毛儿直颤。
公司在南方有一个项目即将开发,他跟集团公司的老板一起去考察工地。那是一块上风上水的别墅区用地,南面环绕着清清的河水,背后远山如黛,一阵微风吹来,身边的青竹摇曳生姿,发出悦耳的沙沙声。两个人一面得意着这带山水的秀丽可人,一面聊着有关日后开发的种种设想。就在这个时候,一只大狗不知从哪儿窜了过来,迅雷不及掩耳地,叫都没叫一声,两只前爪就搭在了老板的肩膀上。大武见了这阵势,一愣。起初还以为是看管工地的护院狗,跟老板熟悉了来跟他撒欢儿叙旧的,看后面跑来的狗主人一面吆喝着,一面厉声厉色地把狗喊回去,才知道大狗刚才那一扑,绝无跟老板亲密接触的可能。回来后跟几个养狗的朋友求证,他们也说这狗原本是要攻击他的,只是见他没有反应,还在伺机而动。
“这要是搁咱们,那么大的一条大狗,没头没脑地这么一扑,还不得吓堆了啊?他没事儿!回头看了那个狗主人一眼,扭过来接着往下说……啧啧。难怪公司经了这么多的内忧外患,还能大旗不倒,摊子反而越铺越大呢。从这点上看,他呀,还真就是个人物!”
把这事儿当个新闻说给朋友们听,他们也觉得,这人是有点儿不一般。好像网络里常见的相关链接一样,哥们儿阿常听到这,又说了一件他“一辈子也忘不了”的童年旧事:他有一个发小儿,三十年前也就八九岁吧,跑进一个果园里去偷桃。因为是初学乍练,手潮,不幸被看园子的果农抓了个现行。那发小儿一向顽劣机灵,这次虽已“虎落平阳”,却不肯乖乖地束手就擒,把桃子往怀里一塞,撒丫子就跑。果农在后边一面吓唬一面追赶,那发小儿一路狂奔,从大路到河滩,几百米之后,进了一片小树林。到底是个只有八九岁的孩子,被一大老爷们儿追出几百米,体力渐渐不支,又不甘心丢掉身上的“辎重”,小脑袋瓜儿便琢磨着得想点什么办法。偶一抬头,看见有棵树上挂着一个硕大的马蜂窝,他心头大喜,连忙过去使劲摇晃了几下,接着又跑。那片林子里,都是栽了不过三五年的小树,树干没有多粗,经他这么一晃,树上窝里的马蜂受了惊扰,呼啦一下子倾巢出动,把随后追上来的果农当成了来犯之敌,同仇敌忾地群起而攻之,把果农叮得头大如斗,落败而逃。那群马蜂,便成了掩护他撤退的阻击部队。
现在那发小儿,已经混成了一个颇有点道道儿的“成功人士”,每到说起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童年旧事,阿常总说:别看他现在混得人五人六儿,吃什么样的桃儿都用不着去偷了,可是他真正佩服的,还是当年河滩的小树林里,那个在仓皇逃窜之际急中生智,摇晃蜂窝截击果农的坏小子。我们笑他这样貌似避重就轻,其实还真有几分探本究源的意味——老话儿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那小子要不是有河滩上那种处变不惊,急中生智的潜质,也不会有这些年来商场上的见风使舵,左右逢源。
前些年流行过一句话,叫“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听了这俩人儿的故事我就在想,成事儿的人之所以能成事儿,是因为他们的身上总有一些东西,跟常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