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生活变迁人文/历史变迁服装继续怀旧 |
分类: 往事钩沉:怀旧篇 |
忘了一个什么人说过:服装是人的第二层皮肤。
不知是不是女人的天性,我从小就对这层皮肤格外上心。我开始有记忆的童年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初期,那个年代的服装,是不推崇色彩,也不张扬个性的。大人孩子个顶个地凝重,走在人丛里,一群灰衣人挨着一群蓝衣人,远远看去跟大殿里的影子一样影影绰绰的,如果画一幅鸟瞰图,就是青灰的山包旁映着暗蓝的山影。
在这样的年月里,要想买到漂亮点的衣服,还真不是件太容易的事。所以我到现在都感谢我的父母,不知道他们从哪里给我淘换来那么别致的“皮肤”——橘红、鹅黄、蛋青、水红……都是水灵清透的鲜艳,还绣着五彩的图案,或是加着精致的花边。我穿上这样的衣服自然是欢天喜地,一有空就跑到镜子跟前站一会儿转两下,上下前后仔细打量着,欣赏得近乎自恋。
现在想来,那样的服装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是有一点特立独行的,所以它的漂亮也是警觉地浅尝辄止,花朵和枝蔓都细小谦虚,仿佛再醒目一些就美过了头,须要悬崖勒马似的,总不能尽兴。
有一次跟妹妹在门口玩,远远看见一个海军大步流星地走过来,看着那一身帅气的水兵服,立刻喜欢得站住脚,盯着人家使劲地看——雪白的衬衣上,翻着蓝底白条的大领子,领子前面是倒立的三角形,后面却是长及背部的一截披风。一阵风吹过来,那个大领子像船帆一样扬起来又落下去,帽子后面两根印着铁锚的飘带迎风招展,看得我格外眼馋。
我只顾站在那看着人家发傻,不想那人却径直进了我家的大门,见到恰巧出门来的爸爸,“喀”地行了个军礼。我顿时惊奇得张口结舌,差点一屁股坐到地上!没想到那么神气的海军居然是来我家的,而且,而且他还给爸爸敬礼!我心里被一种从未有过的荣耀陶醉着,立时觉得爸爸是最了不起的人。我跟在客人后面进了屋,坐在一旁听他们说话,眼睛却一直盯着那身军装心驰神往,后来索性咬着爸爸的耳朵根,叫爸爸托他打听怎样才能当上海军。我记得当时大家哄堂大笑,只有我一个人羞得愤愤不平,再加上听他说起海军训练时的种种艰苦情形,很快就打了退堂鼓——漂亮固然是我喜欢的,但为了漂亮去吃那么大的苦头,我倒也不肯。
后来在街上看到有男孩子穿着童装版的水兵服,也是每每心潮起伏。无奈那时男女孩子的服装款式有着严格的划分,我只恨自己不是个男孩,觉得那帅气永远没有我的份了,想起来就心里发空,对水兵服的向往,成了我心头一个补不上的洞。
那些年里,迷恋军装的决不是我一个人,半大小子们为了抢到一顶真正(现在叫正版)的陆军军帽打架斗殴,动砖头捅刀子的都有。我同学的表哥,就因为不肯交出头顶上的军帽,被一帮小混混一路追打,结果屁股上被扎了一刀,差点休克而死。可我对那身绿军装倒不感冒儿,虽说看见陆军也崇拜,巴不得人家多看我两眼,却从来没有要把它穿到自己身上的渴望。
可是对那一成不变的水兵服,我的热望却经年不减,每次碰到海军都会看了又看,到现在还是喜欢。几年前之所以豪不迟疑地为孩子选定海军司令部的幼儿园,除了想让她进海娃艺术团以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喜欢那个大院里出出进进的海军。那一件件雪白的水兵服,虽然是别人的第二层皮肤,却仿佛已经成了我心底不老的梦。
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我对穿衣打扮已经不那么热心了。倒是我的女儿,仿佛比我当年更热衷此道,从三四岁起就时常拿出喜欢的衣服在镜子跟前比划来比划去的,不搭配“配套”了断然不肯出门。她爸爸有时会跟她说,不要把心思过多地放在这些小事上,我表面上不说话,心里却在想:一个女孩子,有衣服可挑选,有眼光可搭配,有闲情可欣赏,这,可是我们当年想都想不到的美事啊。
(《渤海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