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人文/历史糖炒栗子爱情 |
分类: 牵手红尘:情感篇 |
那时候,她刚来北京。办公室设在国际饭店,公司在其中的一个房间留了一张床,下班后,她就住在那里。暮色四合的时候,同事们一个个相继回家了,只有她一个人,站在宽大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的街景发呆。长安街的傍晚,车流如海、华灯初上,那些或闪烁或流动的点点灯光,如同满天里璀璨的繁星,越发映衬出她的孤单和凄凉。“这么多的灯,却没有一盏是为我点亮的”,她时常忧伤地想。宾馆里的灯光,柔和而幽暗,在里面来回转上几圈,莫名地就会有一种阴森的大殿里那种影影憧憧的感觉。这种感觉像叮在皮肉上的一个黑蜂,让她很厌恶,也很恐惧。
她想辞掉这个工作回家,可是这个时候,他出现了。
那个时候正是他的低谷。因为之前的一宗期货买卖失手,多年来的积蓄血本无归。他跟朋友在木樨地合租了一间筒子楼,白天在家思索着日后的去路,晚上就来办公室找她聊天。每天的下班时间一到,他都会准时地出现在办公室门口,从外套的大口袋里掏出一包热腾腾的糖炒栗子,碰上晚走的同事,便招呼他们跟她一起吃。他一边把栗子一个一个地剥好递到她的手上,一边天南海北地把自己的见闻讲给她听,虽然不过都是些浮皮潦草的闲话,却让她原本寂寥的晚上鲜活了起来。
因为长期不爱运动,她的体质比较瘦弱。同事帮忙联系了一位国内有名的老中医帮她调理,说到开方子回去喝汤药,她却犯了难——办公室里显然不具备煎药的条件,宾馆也不提供这样的服务,于是她跟医生商量,能不能换点成药吃。“别换啊!请好中医看病,为的就是求一个好方子嘛。”他笑嘻嘻地说着,接过药方叠好,装进了自己的衣兜里。从那以后每到下班,他就把在电炉子上煎好的中药,连同那一包热乎乎的栗子一块儿带来,那瓶中药因为揣在他的怀里保温,在木樨地煎好了拿到建国门,交到她手上还是热的。
在这一只只带着他体温的中药瓶里,她感觉自己的心有了归属。于是有一天,在他抱了一大束鲜花和一只足有半人高的长毛绒白兔,捧给她向她求婚的时候,她只微微一笑,就答应了。
后来,他们结婚了。再后来,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这么多年来,他依旧保持着买栗子的习惯,剥到又润又软的,总要格外偏心地要女儿留给妈妈。而她,也依旧会像当年那样乖乖地吃掉。一家三口出来散步,每每闻到满街的栗香,她和他总会相视一笑,回忆起十年前那些单调而温馨的美丽夜晚,和那清苦而纯真的金色华年,心里想着:爱情,其实原不需要有那么多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就好比这其貌不扬的糖炒栗子,只在醇厚的本味里有一点淡淡的香,淡淡的甜。淡淡的,就很好。
(发于《北京娱乐信报》,北方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