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样普通话

(2006-02-23 09:10:54)
花样普通话

 

      在写字楼里工作的人,习惯上都是说普通话的,一方面是公司有要求,一方面是方便沟通。一般情况下,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北方人学普通话,水平都说得过去,虽然不能象播音员那样字正腔圆,而且尾音里多少会带点乡音的余韵,但让人听懂总是不费力气的。能把普通话说得格外半生不熟,甚至在一些音节上跟自己的舌头较劲的,在我看来无外乎两种人:一种是乡音确实厚重难改,另一种则是特意添加一些与乡音不相干的字眼,就象往盐水鸭上撒一撮儿荷兰芹,意在赏心悦目,还能显出一丝品位。
    
       
我曾在北京一家广告公司的天津分部工作。同事当中除了从北京派去的几个负责人之外,都是清一色的天津本地人,普通话说得即使不太纯正,也只是淡淡地带一点天津口音,不影响沟通,听上去也没有什么不舒服。只有一个业务员,和一同来公司的老乡们口音格格不入,不仅很多音节发音吃力,而且有八成句子的主谓宾颠倒,句末又拖沓冗长,拉着毫无道理的长腔,听得人莫名其妙又不胜其烦。
    
       
我看过他的简历,从出生、入学一直到工作,二十多年里他始终没有离开天津一步。至于他那一口别致的港台剧普通话,也不方便深究原由,只好听他这个——”那个——”地拖着,拖到过火或是漏出破绽的时候,大家虽然面面相觑,也无可奈何。后来,有一个同事跟他聊天,他说起以前供职的广告公司是跟香港合资的,我们才恍然大悟——走过了山路十八弯,总算是把一个英雄问明了出处。
    
       
大约是在两三个星期之后,有一天上午他被经理叫去谈话,回来以后一下子会讲了国语,只是依然不屑于讲刻板的普通话,而是随了经理的京腔,并且似乎已经把握住了北京话的特征,一些细微之处甚至很有几分老北京的韵致。我们对他的港台普通话刚刚有些麻痹,对他突如其来的北京土话一时还摸不着头脑,我忙着把自己的听力神经从港台普通话向北京话切换,心里想着但愿总公司不要派一个闽南籍的经理来,一则学闽南话不容易速成,他的摸索会让我们的痛苦变本加厉,二来我对闽南话的悟性更差,万一有什么事情非要听他说话不可,该有多难受。
    
       
业务部有一个小姑娘心直口快,先前就说过他梳得溜光的短分头配上西装和墨镜,看上去就象四十年代上海滩的黑帮杀手,这次听见他的口音北上,又忍不住开了口,拍着他的肩膀一边说一边笑:sir,怎么一会儿没见,香港帮改北京帮啦?
    
       
我忘了他听到这些话以后的反应,只记得不久我们的分公司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先是除他之外的所有同事相继被盗,然后是在我们逐渐确认他就是小偷的时候,他却峰回路转,成了天津分公司的经理;再后来,是他和总经理的一个心腹一起出差时再次偷窃被发现。总经理没有想到自己力排众异提拔起来的真的是个偷儿,心里很是恼火,一气之下喊了一声送派出所,又觉得传扬出去于公司脸面也不好看,所以只悄悄地把他辞掉了事。
    
       
事后不久,我在市中心又碰巧遇到他。大概是脱离了职场的束缚和念想,身心松弛了,他的语音里居然没有任何方言切换的痕迹——和一个女孩子一起推着自行车有说有笑的,一口天津话说得纯正自如。

                                 (文/阿简)

(发于《北京娱乐信报》、《今日早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跑偏的拜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