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三大文庙之一竟在西南不知名小城,水好豆腐好吃姑娘特别美

(2020-03-03 14:20:00)
标签:

云南

建水

古城

文庙

分类: 西南

云南有很多古城,声名最为远播的自然是丽江大理等,但在老鼠皇帝首席村妇心中,还有一个更具文化气息的古城:建水。

建水古称临安,自元代以来就是滇南的政治文化中心,文化产业向来发达,自古便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美誉。但凡文人扎堆的地方,向来也是附庸风雅之所,从来就不缺精美建筑、诗词歌赋,建水亦然。

我们乘长途大巴车从元阳去建水,中间要在石屏换车。

建水汽车站距县城中心有些距离,我们下车后一路打听一路步行去古城。

建水县城不小,新城旧城之间没有明显隔断,仅以几座古城门作了交接,给游客省了门票的同时也使得古城处于毫无保护的境地。

事实上,古城早已变成了货真价实的商业街。

图为建水古城东大门——迎晖门,也叫朝阳楼。

古城中心与临安路相接地带古建筑甚多,除了文庙、朱家花园等知名建筑仍作为景区对外售票接受参观,其余几乎被各级各类部门悉数占领。

我们选择住进了朝阳大酒店。朝阳大酒店位于建水老城中心,东临朝阳楼,西临朱家花园,南临老城步行街,酒店大堂原为城隍庙主殿,属建水古城著名的“七寺八庙”之一。

我们特别喜欢这家酒店外观古朴典雅的装饰,一问方知这儿原来是老城隍庙,还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皇帝很郁闷地大发感慨(而且是对着总台的服务员):建水古城都让你们给破坏了。

我俩缓缓沿着主街道一路浏览,古城中文庙、朝阳楼、双龙桥、指林寺、朱家花园等鳞次栉比,各式古民居镶嵌其中,堪称“古建筑博物馆”。夜幕垂下,万虫收声,更有那婉转动听的建水小调在小城上空袅娜而起。

因其曾经的浓郁古风,建水于1994年被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过东大门,曾经的文化名城里、临安路的两侧小店铺林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两元买一样、一样卖两元”的喇叭声不绝于耳。我们的目光被一辆马车吸引,马车设计成公交车样式,车上安了6把椅子,问驾车老汉,答曰2块钱可坐到西门。我二人欣欣然上车,不料却引得路人侧目不断,感觉自己不是花钱坐车的游客而更像是被游街的囚犯,哈哈。临安路上树荫浓可蔽天,马蹄敲在石板路上响起的嗒嗒声充满了韵律,离热闹处渐远,古城风味渐浓。

我们在西大门清远门下车,买了些水果,然后步行返回,一边细细欣赏路边的古旧宅子。古人真是好雅致,那些破败不堪等待维修或拆迁的老房子上,美丽的横梁、精致的木雕、优雅的飞檐依然清晰可见。细节决定品质,想想如今城里人住的千篇一律的框架水泥房子,着实惭愧。

不经意看到了这个广告:天天供应西门水,大壶5角,小壶4角,壶之大小确定相当的洋气,以“磅”而论。更加有趣的是卖水下面的那个业务招揽告示:附设杀鸡,每只3元。

回到西门水,此水乃建水名水也。建水名中带水,奈何却是个世代缺水之地,古来便有“好个临安坝,有雨也不下,雷在中间打,雨在两边下”的民谣。于是,井便在建水人的生活里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沧海桑田,如今,很多东西已淡出历史舞台,建水城内的古井却是风采依旧。街头巷尾,院内檐下,人家群居处也是古井密集的地方。东门太史巷的“醴泉”酿酒弥香,西门西正街旁的“大板井”亦既西门水前仍是车水马龙。西门水冬暖夏凉,甘甜润口,是建水人做豆腐、烧水泡茶的首选,甚至还成为了一部分人谋生致富的资源。

我们依次打文庙和朱家大院门前经过,均未入。建水孔庙距今已有700年历史,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几年后,我们随某电视台再来建水,将这两处古迹仔仔细细看了个够,此事后话,按下不表。

其实,我们来建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想见识一下建水小调。听建水小调有两个去处,朱家花园隔壁的茶楼便是其一。进去一打听,价格不菲,只有包厢,不单卖座位票,而且好座位已被预订一空,于是我们决定到东门即朝阳门上的临安茶馆观看。

临安茶馆的建水小调演出每晚20点40分开始,我们到时刚过20点,尚无客人,捡个便宜坐在第一排,此处看建水小调收门票10元/人,但每人须至少消费20元。

建水小调广泛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境内,迄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其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涵盖了建水彝族花灯音乐,音调质朴流畅、含蓄细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建水小调还吸收了汉族小调的唱词格律,如今其唱词已改为汉语,句式押韵,篇幅长短不一,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美。

当晚参与表演的姑娘们身材高挑,长相甜美,嗓音清亮,谋杀了我们不少菲林。只是其中一位总让我们感觉她心中抑郁寡欢得紧,不知道是不是很不满足眼下生活所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