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3-4-22 广西环江
渐行渐远,于是发现自己越来越无知。因为随着自己画的圈越来越大,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未知世界也越来越庞杂越来越精彩。真正热爱登山的人绝不会说出“山高人为峰”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来,这句话听起来更像猫的“人定胜天”。面对茫茫雪山高天厚土,其实你只会产生一种冲动:俯身膜拜。
自然,从来不是用来征服的。它,是用来敬畏的。
皇帝经常教育村妇:你短暂的人生已经超越了很多人的一辈子,所以要珍惜,更要努力。虽然他说这话的时候样子很欠扁,但村妇心底里其实是认可的。上帝从来都是公平的,某一方面的天才必然伴随另一方面的弱智,魔鬼的身材向来搭配白痴般的大脑。我收获别人所没有的,就必然要付出他人所不能想象的。
于是村妇暗下决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吾日省吾身好几次除了睡觉,虽然本妇很能睡但是贵在睡觉的时候也很忙啊——忙着做梦,各种妖魔鬼怪大灰狼小白兔穿越时空——简直比醒着的时候还要繁忙!
每到这时候,皇帝总会将村妇揪将起来。正色道:猪,西游记早结束了,我们现在是环游地球。
村妇只好吐吐舌头,乖乖认栽。
今天要写的这个主题在我们也很新鲜,因为我们也是第一次听说并且见到:毛南族。
全中国毛南族现有7.1万多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通用汉语,主要聚居在云贵高原的茅南山、九万大山、凤凰山和大石山一带。位于广西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处桂西北云贵高原东南麓,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聚居县,其上南、中南、下南一带山区更是被称为“三南”,素有“毛南之乡”之称。
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他们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表明他们是岭西的土著民族。虽然毛南族人口较少,但他们却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比如优雅精致的顶卡花,比如粗犷豪放的肥套,又比如有趣的同顶同背等。
毛南族的服饰相对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来说,显得比较朴素淡雅,简洁清秀。好在他们有“顶卡花”。顶卡花在毛南语中的意思是“帽子下面的花”,汉译是“花竹帽”,乃毛南族的族宝和象征,也是毛南族青年的传情之物。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毛南族姑娘叫谭灵英,聪明美丽,待字闺中。某年,北方大雨成灾,灾民纷纷南避,有个叫阿金的小伙子流落至毛南山乡后,与谭灵英互生爱慕,阿金编了一顶花竹帽,谭美眉戴上后格外秀丽,芳心发动,二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顶卡花”因此也作为爱情的象征瞬间流传开来。
现实生活中,毛南族的生活方式已趋汉化,要了解其风俗民情,一可去县城的博物馆了解,二可去高龙新村寻找一些蛛丝马迹。
当天,当地组织了一些人马在高龙新村的小广场上表演了肥套和同顶等活动——肥套相关图文明日单独开篇介绍。
姑娘和小伙子穿着属于自己民族的服饰。老实说,这样的服装看上去更像是演出服,民族气息其实并不算浓厚,好在,顶卡花还是在的。传统的“顶卡花”一般直径约2尺,帽似斗笠,上面呈锥状,顶部交织着8至10片不足1厘米的金黄色竹片,每片破成上百根细如发丝的篾条往下散开作经线,作纬线的竹篾也很细簿,以至能在直径仅2尺的锥面上交织出近百道平整的圆圈;帽的上沿用黑色细篾交织成一道花边,帽下面的外沿是用金黄色和黑色两种细篾交织成宽约三四寸的一道花带,花带上织出对称、工整的棱形图案,图案里交织花点,极似美丽的壮锦,里面的正中再系上两条彩绒线带,戴在头上轻巧舒适,美观大方。
大约是为了演出需要,姑娘们头戴的顶卡花做了改良,形状小巧,更显精致,衬托得这些身穿粉红色衣服的毛南族姑娘更加秀气可爱。
相对于姑娘们的秀气,毛南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四同”却端的霸气。所谓四同,是指同填、同顶、同背、同拼,比的不外乎是男子的身手。当天,我二人也小试牛刀与众毛南族sdjm一同顶起。
同顶考验的是翻山越山道的腰、腿、臂功夫。毛南人居住在广西北部山区,山间多险道,是形成这项活动的原因:在过险道时,他们常需要用双手合抱物体拿举而过。为了练就硬朗的腰板、腿脚和肩臂力量,也为了展示男子气概,所以每逢秋后农闲时和年节,他们都会进行同顶比赛。
同顶比赛每队3或4人(也有一对一的),主力将木杆一端顶在肚子上,其他队员人手一根木棍,顶在己方的木杆上助力。全队人同心合力向前顶,规定木杆的中心悬垂线顶过对方规定线的一方,便是胜方。同顶时,除了主力,其他人可以拿起自己的那根木棍敲掉对手顶在木杆上的棍棍,以帮其“卸力”。村妇自知力气有限,又晓得对方力气最大者当属皇帝,小脑袋中顿时有了主意,以敲掉皇帝木棍为自己主要奋斗目标。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怜皇帝一生英明,于瞬间毁灭:村妇队毫无意外滴获胜袅。
便是体力运动,也得讲究兵法战术哇。哈哈哈哈。
*****************************************************************
环江毛南族博物馆入门处的画,内含毛南族无数的民族文化图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