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ne 16,2009
丽江-虎跳峡-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是个光用听的都觉得心里一软的地方,似乎一直以来都是世外桃源的代名词。这次的云南行程改过几次,但唯一不变的是执着的香格里拉四日行,总觉得到了那里不去香格里拉,会是大大的遗憾。回来以后去参加力宏的杭州歌迷会,看到播放他在云南的VCR,心里涌起的是雷同的熟悉,我,刚从那地方回来呀!
香格里拉一词源于云南迪庆中甸的藏语方言,意为“心中的日月”,中甸民歌唱道: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相传在西藏雪域某个神秘的地方,有一个香巴拉王国,那里有雪山、峡谷、森林、草甸、湖泊、金矿和纯净的空气。公元1775年,六世班禅大师罗桑华丹益希根据《大藏经》中的经典,写了一部《香巴拉王国指南》。他在书中说,通往香巴拉王国的路途十分遥远,要经过不毛之地和充满危机的神秘地区。古代的香巴拉王国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香格里拉,它的藏语意思是“环抱在幸福之源的地方”。
在香格里拉,有一座被藏人称作独克宗的古城,它是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当我踏进古城的那一刹那,我的眼睛感受到了来自地面反射的光线,低头看去,顺着视线而上的是凹凸不平的石板街,因着地势而建的古城路面起伏不平,甚至我还看到上面留着的深深的马蹄印,这里,是当年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是马帮进藏后的第一站。
我们下午到达香格里拉,逛完龟山公园看过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之后就去了古城逛逛,明显的这里的人很少,虽然两边商铺林立,簇新的木头一看就是刚刚修建不久,分岔出去的小巷里也叠着不少待装的木板,但是这里的商业氛围较之之前呆过的丽江,哪怕是泸沽湖还是淡了不少。明晃晃的阳光刺得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抬头望天,那天蓝得仿佛不像是真的,被阳光刺透的云是那般的洁白通透,跟小时候经常吃的棉花糖似的。古城并不大,而且似乎所有的古城都有一个叫四方街的地方,那里俨然是为游客而生,中间搭起的简易小摊,四周林立的特产店铺,这些我一概没兴致,甚至连靠近都免了。我只是不停摆弄我的相机,迫不及待地将这座已经商业但还算宁静的古城收入镜中。
如果丽江古城都是两层的木质建筑有明显的纳西族风格的话,那么香格里拉古城所见的都是以白色粘土做外墙的藏族风格建筑。据说,月夜,银色的月光把白色的古城打扮得分外妖娆,于是当地人就把古城称作独克宗,独克宗藏语意为白色石头之城,寓意月光之城。
----------------------------------------------------------------------------------
车停下的广场,举头便可看见高耸的转经筒和朝阳楼。






这口泉冬暖夏凉,据说喝过这里的泉水的建塘人,不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会思念故乡。



爬上龟山公园,目的是为了上去转转那个载入世界吉尼斯的最大转经筒,据说可以带来好运,祈祷保佑家人平安。越往上走,可以俯瞰整个香格里拉古城,也会看到这座楼高三层的朝阳楼,一楼是经堂,同样可以看到藏庙独有的精美壁画,冉冉檀香让我旅途的兴奋瞬间收回,心,就这么静了下来……




到了云南,我每每都被鲜艳的经幡所吸引,并且总是要拍下它,似乎有股神奇的力量似的。



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高21米,筒身为纯铜镀金,筒壁上雕有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靠近看,雕刻很精美。这个转经筒要好多人一起才能转的动,记住:顺时针转3圈,这样才灵验哦。

在灯光的映衬下,夜晚的转经筒居然变成了金红。

进城啦,看到一家很有特色的店,沿着石板路是凹凸不平的水泥石块墙体,一切都是那么的古朴。想拍庭院,不料被里头的老板逮个正着。



古城里偶然抬头就能看到这个转经筒,简直就是地标式建筑。



古城即景。






古城中心的位置有个白色的玛尼堆。



这样的对比很有意思。

哪里都有四方街,看到喇嘛还是小心为上,哈哈,偷拍偷拍。




麻将真不愧是中国的国粹呀!

他拍景,我拍他。

未来的希望们~~

月光之城的夜晚,可惜没有月光,只有灯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