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聚有时,别离有时

(2007-08-02 20:25:19)
标签:

随笔/感悟

相聚别离

等待戈多

分类: 最生活
    记得去年年底有一段每天都是同样的标题:妈妈离开的第×天,然后就是一堆废话,不外乎说说这一天发生的一些事情,絮叨得很。没想到时隔半年多,这个标题几乎有了再次利用的机会,只是我不会让这个机会变为事实相聚有时,别离有时 
    牛同学突然离开杭州,要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倘若我这三个月每天的博文都是:牛同学离开的第×天,我想有很多人会拿着杀猪刀冲过来砍死我,估摸第一个就是牛同学本人。
 
    我还记得那会儿曾经就等待戈多这一著名的文学作品产生过讨论,结果是我记住了这个名字,但仍然是怅然不知何谓,索性趁此机会上网谷歌了一下,也算有了些收获。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是20世纪西方戏剧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作之一。
    故事发生在荒郊野外。两个老流浪汉在荒野路旁相遇。他们从何处来,不知道,惟一清楚的是他们来这里“等待戈多”。至于戈多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等待他,不知道。在等待中,他们无事可做,没事找事,无话可说,没话找话。

始终未出场的戈多在剧中居重要地位,对他的等待是贯穿全剧的中心线索。但戈多是谁,他代表什么,剧中没有说明,只有些模糊的暗示。两个流浪汉似乎在某个场合见过他,但又说不认识他。那么他们为什么要等待这个既不知其面貌、更不知其本质的戈多先生呢?因为他们要向他“祈祷”,要向他提出“源源不断的乞求”,要把自己“拴在戈多身上”,戈多一来,他们就可以“完全弄清楚”自己的“处境”,就可以“得救”。所以,等待戈多成了他们惟一的生活内容,惟一的精神支柱。尽管等待是一种痛苦的煎熬,“腻烦得要死”,“真是可怕”,但他们还是一天又一天地等待下去。

 

比起这样不知名的等待,我的等待是真正的有盼头的。知道等待的人、等待的时间、等待的结果,这样的等待仿佛也只是守着时间过日子罢了。

可还是忍不住要唏嘘一下,人是不是只有在这种短暂的离别等待中才能感受到对方的重要?所谓的“小别胜新婚”是不是就是这个理儿?

相聚有时,别离有时。相聚是为了珍惜在一起的时光,别离是为了沉淀两人间的感情,这其实并不是件坏事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