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全在细节中

(2012-05-08 21:28:14)
标签:

育儿

分类: 和读者交流


 

    下面是几位家长写给我的信,讲述了她们和孩子相处的一些小故事、小细节。大的教育理念其实大家都差不多,关键是细节如何做。对细节的处理水平,决定了教育的效果。

分享给大家。谢谢这几位家长!

 

分享一:

    圣诞节过后,周二(1227)我去幼儿园接儿子洋洋下楼时,前面走着一位家长接她上学前班的女儿,女孩说妈妈我想要个汽球,这位妈妈伸手从垂下的亮晶晶的拉花上解了个汽球给小姑娘。儿子看见了,说妈妈我也要一个。我说洋洋咱们出了幼儿园妈妈给你解释好不好?出了幼儿园我问他你觉得汽球吊在那里漂不漂亮?他说漂亮,那妈妈给你摘一个,其他小朋友的家长也都摘一个是不是很快就摘完了,他说是的。我问都摘完了还漂亮吗?他说不,我说是呀,老师把彩色的拉花和汽球吊在那里,是让更多的小朋友看的。随便拿公共场合的东西对吗?他说不对我不要了。我表扬他说洋洋知道对错了。 28号再去接他的时候,再没提说要汽球的事,下楼时说妈妈你看,汽球又少了2个。我夸奖他说他观察得真仔细。孩子非常高兴。


 

 

分享二:

    馨儿满一岁七个月了。

    上周馨儿感冒后有点咳嗽,在清溪看了两次,看不好,只好带她到市人民医院看,医生开了做雾化的药水还有药粉,要我们回清溪后,带她到医院早上和下午各做一次雾化,一共要做6次。

    雾化治疗其实就是把药水放在小罐子里,小机器把药水雾化了,只要把配的面罩靠近嘴巴和鼻子,或者直接不要面罩,把管子含在嘴里也可以,目的是吸入一些药水治疗喉咙,应该说是完全没有疼痛感的,只是药水有点味道,一次药水做完大概要20-30分钟。

雾化治疗在今年8月份的时候,她喉咙发炎给她做过,当时做的次数比较少,印象中她还是比较乖的,估计她自己对雾化也没有什么印象了。

    当天上午从人民医院开了药回来后,下午我有课,她爸爸和外婆带她去做的第一次雾化。据她爸爸说,她的反应非常激烈,不肯让小面罩靠近,馨爸爸只好把她的双腿夹在自己腿中间,一只手夹紧她的头,一只手拿小面罩让她吸,她大哭,哭得满身是汗,贴身的衣服都湿透了,哭到最后,累了,睡着了。馨爸爸和我说的时候,担忧地看着我:要是你自己带她去,估计不够力气夹住她。我听了,心里也很没有底。

    第二天早上她爸爸没有空,我们商量由我和外婆带她去做雾化。当天晚上,在馨儿睡觉前,我对她说:馨儿,明天早上妈妈和外婆带你去医院做雾化哦,好吗?她点点头。我接着说:做雾化咳嗽才好得快,不痛的,就是药水有点味道,你如果觉得难闻,忍得住就不哭,忍不住就哭,哭也没有什么。她又点点头。

    第二天早上,出发前,我又对馨儿说了那番话,她照例都是点点头:。去到医院,刚好有个看上去比馨儿小点的男孩在做雾化,他也是哭哭啼啼的,他妈妈按住他不让他动,还一边不停说他,说他不乖之类的话,直到做完,他的情绪才稳定下来。外婆的工作就是负责照顾东西,给馨儿做雾化的工作主要是我来,看到小男孩这样,我也不担保馨儿不会哭。不过,在看小男孩做雾化的过程中,我又对馨儿说了那番话。轮到我们做的时候,馨儿开始有点不愿意做,我又说了那番话(反复说她不知道烦不烦咧?),她慢慢平静下来了,开始愿意被我抱着,并且用面罩盖住她的嘴巴和鼻子。旁边小男孩的妈妈很羡慕地说:你看,姐姐多乖,就是你,不听话。馨儿很安静看着他们,也不动。这次雾化的整个过程,馨儿只在中途有点不想做,想要拉掉面罩,我就停掉机器,让她休息一会儿再做,她的表现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所以我不敢再强求她,休息完她还是乖乖戴上面罩平静吸完剩余的药水。我不免赞扬了她。

    之后做的几次,有时候是我带她去,有时候是她爸爸带她去做,都很乖,没有哭闹,很配合,看她那懂事的乖巧的样子真让人疼。

    最后一次雾化,是我带她去做的,刚开始做的时候,帮我们配药的护士就对我们说:你这个小孩挺乖的,像她这么大的孩子做雾化一般都会哭的,但是她很乖,不哭的。我笑着说:馨儿,谢谢阿姨夸奖哦!整个过程照例是没有哭闹,做的过程中,护士还时不时和我们聊天,因为当时输液的人比较少,加上馨儿不哭不闹,让护士们的心情比较好吧。做完离开的时候,护士又说了一句:她长得还是比较像她爸爸哦。我笑着说:是啊,也有人说比较像我。外婆在旁边说:他们两个谁有空就谁带小孩过来。

    在做雾化的同时,医生还开了药,有三种,一种是药片碾成粉,一种是消炎药,是可以冲水的颗粒,还有一种是止咳的口服液。

    记得之前她不舒服,吃药都是用灌的,外婆抱好她,她开始大哭,外婆用手捏住她的嘴巴,她爸爸就乘机把药塞进她的嘴巴,基本上药都是直接灌到她喉咙去的,要是不小心呛到了,她就大咳,外婆就拍她的背。

    我都不敢喂药,看她哭我觉得难受。

    这次吃药,因为有偶然的一次,她很顺利就吃了,她爸爸就决定不灌,改在吃药前好好对她说:馨儿,我们也知道药很难吃,但是你一定要吃药哦,吃了药,病才会好。她看到我们拿着药出现在面前的时候,就开始有点想哭,外婆抱好她,她爸爸把上述那番话再说一遍,她只好接受的样子,乖乖张开嘴巴,嘴里一边还说:水、水、水。我们就很顺利一勺一勺把药喂完了,喂完马上就喂她想要喝的水。接下来每次喂药基本上都很顺利喂完。

    她勇敢吃药的样子,让人好心疼,让人觉得小孩的坚强是不容忽视的


 

 

分享三:

亲爱的尹老师:

    您好!

看了您的书受益匪浅,庆幸自己接触到了这本书。我看了三遍,每次看收获都不一样,而且我发现看多了,有些东西就内化成自己的了。我儿子27个月,以前不乖了闹情绪了,偶尔我会发脾气,把他扔到沙发上不管了,现在他调皮我特别淡定,一点不生气耐心等他消化情绪。我家是请保姆看孩子,一天不见到晚上接回家总要跟我闹腾,现在我就理解为:孩子一天不见我了,肯定是想妈妈了,想让我关注他,想让我爱爱他。看着小人儿哭闹我倒觉得很好玩,要搁以前我肯定怒火中烧了。 尹老师的书太及时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

有一件事我印象特别深,前一阵我儿子耳朵里有颗铁耳塞,我带他上医院,路上我就跟他说:妈妈带你去医院让医生给弄出来,掏出来耳朵就不疼了,但是呢,你不能动要动的话会弄坏耳朵的,很危险,听明白没?儿子回答:明白,我赶快亲亲他说:我儿子可懂事了。到了医院正好有个四岁小女孩也有铁耳塞,医生给他掏她哭闹不止,妈妈抱着摁着小女孩极力反抗,看那情景我怕吓坏了儿子,赶快带他出来让他看墙上的图片。一会儿爸爸叫我们进去,那小女孩妈妈抱着好像是在训斥,医生开了单子我带着儿子下楼交费去了。回来时只听小女孩妈妈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你看小弟弟多乖,弟弟还不哭呢。医生也在旁边说不许哭,再哭就把你锁这屋里。该儿子了,我抱着他很轻松的说:没关系,一下下就好儿子还真没哭没动疼得时候只是躲,很快就掏出来了。好心的医生还要给掏右耳朵,我说右耳没有医生说有,本来孩子弄左耳的时候就有点怕了,边躲边哼唧只是没哭出声。医生那么说我就依了,这回儿子可真躲了,有点挣扎,医生说爸爸干嘛呢赶快摁住他,于是我们一起摁住。掏出来的其实就是一小点耳塞但不铁。这回孩子可真哭了不过很快就好了,谢过医生我们出来了。也不知道那小女孩后来怎样?

     这件事想起来心里就不怎么舒服,小女孩多可怜呀。小孩子其实真不能吓唬的,我家儿子有一阵子是姥姥看的,也就是2岁的时候,一不听话调皮了,姥姥就说:再不听话警察叔叔就把你抱走,正好我家对门是交警,姥姥知道后就更具体的说了,调皮就让对门叔叔抱走你,弄的孩子现在看见保安啦,类似于穿警服的人就害怕。去银行看见保安死活不进去。跟姥姥沟通过,当时答应以后不吓唬了,可过后就忘记了该干吗干吗。有一次姥姥跟爸爸都在,我要求他们以后不许吓唬孩子,有事情多讲道理,讲明白了孩子会懂的,爸爸都不以为然,竟说那么点孩子懂什么呀。更何况姥姥没什么文化了。

    还有一件受益的事情,每月带儿子去打防疫针,前一天晚上就跟孩子沟通,明天妈妈带你去打针,打针有点疼就像蚊子叮,(夏天的时候让蚊子咬过,看见红疙瘩就说蚊子叮的)不过可以忍住不哭的,忍不住想哭也没关系。第二天带他去的路上再叮嘱一遍,问儿子:打针像什么呀?他会大声的一字一顿的说:------------。等到真打的时候竟然没哭,还受到医生的夸奖。这以后我们每次打针都很愉快从没觉的是负担,就连去医院也很高兴,手上起小疙瘩了痒痒,就说:妈妈,让医生看看吧。这也源于孩子体质好没怎么去过医院,到现在还没输过液,仅有的几次去医院都是在沟通的很明白的情况下去的,就像尹老师说的:小孩儿人小心不小,你若认为小孩儿小,你比小孩儿还要小。

    您的书太实用了,我是从电视上看到您的采访被吸引的,采访内容说到我心坎里去了,于是从网上买来看的。第一遍看完过一阵就忘记了,遇到问题了再来翻书,越看越觉得自己懂的太少了,第二遍,第三遍,因为现在记性不是很好嘛,反复看几遍好多东西就融会贯通了。现在我还急于把这么好的书推荐给同学及身边人,他们有的忙于工作看完就搁置起来了,没什么反响。我也是由于今年工作不忙才有空看书的。真心希望妈妈们抽时间多看看。

    啰嗦这么多就想跟您分享一下我的受益,自己从小在农村父母没什么文化,也不懂教育,没有闲钱去买书,没养成看书的习惯就更不会写作了,写的不好您多担待。

    看了您的书心里好温暖,祝愿您越来越年轻漂亮。(尹说:谢谢,这祝福我爱听,嘿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