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大学招生遇冷现象的思考
(2025-08-12 09:19:23)
2025年高校招生已经进入尾声,今年出现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民办高校招生的冷场,广西已经四次征集志愿,广东也多次征集志愿,但是招生计划仍然完不成。这一现象的出现已经表明人们已经真正用脚投票,民办教育的冬天要来临了。
中国民办教育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开端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发展于1998年的高校扩招。因为公立大学招生限制,广大人民群众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因此民办高校得到迅速发展,在校生达到几万人的不在少数。直至2024年已经正式进入高校招生的民办高校已经达到800多所,其中本科院校370所左右,招生人数已经占到正式计划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可以说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直至普及化的过程中,民办高校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而其中一些民办高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办学质量上有了很大提高,一些学科不亚于公办高校了。由于经费和政策的原因,民办高校还是以学生的学费为主,因此在需要巨大投入的理工科方面,仍然无法与公办高校抗衡,而学校的声誉和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上也没有达到与公办学校平起平坐的地步。
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在短短四十年中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可以说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但是这里面民办教育绝对做出了巨大贡献。没有进入本世纪大批民办学校的建立和招生人数的增加,中国高等教育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民办教育不仅是起到了使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且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实现中国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可以说居功至伟。但是因为历史和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民办高校还是以文法经、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为主,而且实训室、大型实验室、高水平师资都比较缺乏,在高等教育越来越强调质量发展的今天,无疑是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了。
除了上述讲的原因,最重要的是人们逐渐有了对教育投入与产出的认识。从孩子只要有大学上就可以,到理性认识一年大学毕业生1200万人,社会容纳不了这么多大学生,大量的大学生进入外卖快递行列,对于本不富裕的家庭无疑是巨大打击。加之近几年的经济下滑,大批企业不招工,大型国企招收人员有限,大批毕业生无法就业,这一系列原因导致人们在选择大学性质和专业上发生巨大转变。而这一切都对民办大学产生巨大冲击,出现民办高校招不到学生或招不满学生是必然的。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国家以及教育部是否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合并和加大投入,有计划的调整高校的专业和布局,就是非常重要的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