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保健品的困局,有些人把它归结为媒体的负面报道,有些人认为是由于研发投入不够,也有人以为是行业自律太少导致信誉下降顾客丧失,等等。本人也曾撰文控诉了保健品行业存在的种种不良行为。不过,我也在文中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在市场主导下资本往往是只会顾及眼前的回报率,在能够赢利的情况下很少有人会关注自己的行为在若干时间后所带来的后果,就算少数有远见的企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也与事无补。只有当充分的竞争反复教育消费者之后,高额利润被平均分配到只要稍有不慎就亏损之后,一切才会变得理性起来。实力差的企业将被淘汰,投机的资本将会主动逃离,留下来的将会有实力的对行业有着深刻认识的并且依然保持着当初的激情与理想的那些人和企业。在这些人的努力下市场又会得到新的突破与发展。在保健品行业中,泰尔就是这样的一个怀有理想的企业。也许市场规律早就注定了要这样波浪式的前行。我不是理论家,不敢妄自下结论。
我们当前的困局,实质上行业自身的行为与外界的困素造成的。从市场的角度看,是竞争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从厂家到渠道再到终端,纵向间的博弈与横向间的竞争,终于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处于强势的终端为了打击对手,为了增加利润,向厂家索要进场费、促管费、陈列费、广告发布费、补损费等等等等,当你销售不好不能为之带来足够的利润时还强行让你下柜,而你又只有争取陈列才有可能出销量,所以你又不得不买单或者又掏高额进场费。更为甚者在作特价吸引顾客的时候虽然会损伤到厂家的长远利益却还要要求厂家让利等所谓的支持,处于弱势或者说还没有觉醒的厂家往往是节节退让。难道终端不明白降价最终会导致大家利润降低而都无利润可言?可是,“我不做别人同样会做呀”?所以说,竞争,注定了市场会出现目前这样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繁荣局面。同样,厂家之间会因产品同质化服务等量化而在定价上做文章,渠道间也会因利润而降低供货价以争取销量或者套取费用而窜货,另外还会有厂家与渠道争利的事情。这里不一一而足,总之一句话,今天的局面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要明白困难的境地也就是预示着新生的开始,绝境与新生往往存乎一念之间。
所以,我们要想获得新生,仅仅靠在以前的圈子里相互血拼、搏杀是难以做到的,无论我们再如何努力,也顶多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已,最终盘点却是无利可言。难道过去的岁月不是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吗?难道这不是许许多多的经理人们共同的心声吗?作为厂家而言,我们就象是处在重重包围之中无以脱身。当然,我们可以毕多年之功力与心血打造更为强大的坚船利炮,创造对手一时间再也无法贴身肉搏的优势。这种优势虽然在理论上来说也完全可以形成,但我们终究还是要面临对手而竞争、面临渠道而博弈。如果我们能做到超越终端直接掌握顾客资源,再加上已有的坚船利炮,那么,就可以形成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竞争对手,渠道也无法与我们博弈的局面,企业的发展将会步入无人之境!这个模式就是传统营销模式的终极发展:“广告+渠道+终端+顾客”的模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突出重围,获得新生!
2006年7月19日夜
于上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