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来没有在医院呆这么长时间,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么多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人们,在医院的一个月,我突然思考了一些以前没想过的问题,明白了很多哲理。
有的家属说:“唉,看多了肿瘤的病人,觉得人太不值钱了!”,这是健康人的一种感慨。然而,你看看身患绝症的病人本人,就会发现,尽管他们遭受着病魔的折磨,尽管白天黑夜地折腾,尽管花钱找罪受,可是哪一个不是在顽强地与病魔斗争着,从他们难以置信的耐受力上、从他们如饥似渴的眼神里,清楚地看出,越是这种时候,人的求生的欲望越是那么强烈啊!也许这是人的本能,也许他们还有太多的夙愿没有实现吧,他们一定在想:有个健康的身体是多么幸福啊!要是我还能活下去,一定要……

这使我想到,如何面对疾病和死亡的问题:从科学的角度讲,人的生老病死基因是有很大作用的,其次是后天因素。尽管我们目前还不能知道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掌握对待生命的态度。基因的因素是不可改变的,我们能做到的只有后者。明白了这一点,思想要有个准备。我的父亲是肝癌,63岁去世。前几天妹妹去做痔疮手术,经验丰富的医师问了家族病史后给她顺便做了肠镜检查,发现了结肠深处有息肉,同时做了手术摘除,说是有癌变可能,一年后复查。医生还建议我家里的兄弟姐妹都去做个肠镜检查,这和父亲的遗传基因——线性什么细胞有关系,是家族遗传。再有母亲和父亲都有血压高、冠心病,我们家姐妹3个也都不同程度有这个毛病,我血压高已30多年,一直吃药。前些日子劳累过度,心肌大面积缺血,肺也不好,做心电图和彩色多普勒发现右心室扩大、二尖瓣、三尖瓣的有问题,总之说了一大堆毛病,输了半月液,医生建议到胸科医院进一步检查。要是倒退10年,听了这些我会害怕,现在这个岁数觉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自己也许要与这些病和平共处,长治久安吧,治好是不可能的,只有好好对待它们了。

我想,我的这些病有遗传因素、也有自己不注意的因素。遗传因素是没办法了,生死在天。唯有能做到的是从今以后自己多加小心了。因为人老抵抗力差了。于是我毅然辞去了退休后的补差工作,推掉了老年大学一些义务工作,调整了游泳等体育锻炼的项目。心想,自己身上剩下的这点燃料要爱惜着用。尽量在有生之年活得快乐、活得随意,做好自己想做的快乐事情。真到了那一天,别后悔就行。对于疾病,各种检查仪器,包括CT和核磁共振先进手段,可以发现器质性变化,提供医生诊断时的参考,但冰冷的仪器不能检查出功能性病变,包括手术和吃药也不一定能根治。究竟药在每个人的身上起多大作用因人而异。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临终抢救时医生说的一番话:这种病在这时候用的这些药抢和措施,不管去哪个医院也是大同小异,病人能不能救过来,全靠他自身的生命力了。
今天回访博友《a
笑看失败一生》,觉得他的文章说得好,摘录如下,作为《生老病死》的结束语:
人有生必有死,在不朽的大自然面前,个体生命短暂,死亡则为永恒,理论上看,人在脱离母体呱呱堕地后,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生命只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我们所要做的是,在无法预知生命的长度时,却可以努力把握生命质量,尽力延伸生命的广度与深度,关键是在你的人生大幕被拉下之前,你曾努力过,没有太多遗憾,至于有没有观众喝彩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死亡并不可怕,很正常的事,只不过换了一种物质形态存在,因为现在火葬,所以人的肉身化为水分子,气体,碳灰存在。生,老,病,死,大自然的规律,任谁难免,逐关过往。就象春,夏,秋,冬,日月交替,斗转星移,寒暑更易,…… 要知道人的免疫力抗体也是极其强大的,君不见
;常见到一些人查体时,检查出肺结核己经钙化,就是说不知什么时候曾经得过肺结核,这在旧中国可是谈结核而色变的要死的病呀,但是浠浬糊涂中好啦!即使比癌症更可怕的瘟疫,非典,也有一些人接触而不被感染,甚或感染后不治而愈,这就是人体免疫的力量,而免疫力因人而宜,性情达观,精神快乐,心理健康,适度锻炼的人,普遍免疫力強。……世界上不可能人人都能长命百岁,须知时不待人,
病后宽想,后事提前安排,然后要充分利用好自己能把握的黄金时间,做些该做能做的事情,对疾病视而不见,难得糊涂,自寻开心,何妨旅游观光,美食烹饪,吹拉弹唱,饮酒品茗,吟诗作赋,网上遨游,过好快乐的每一天,享受生命的美好吧!须知有时痛苦也是生命美好的组成部分,痛时能喊尽管喊, 但把生死放一边,人活一世不容易,万事皆须心放宽。病有反复很正常,生死何须心中装,人能有生必有亡,百年无非梦一场。

(图片摘自乐峨乐人照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