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月祭活动板房杂谈慕容骁 |
汶川大地震已过去一个月,这阵虽停博,但心时刻与四川一起跳动。电视、广播、网络几乎无时不刻地关注,听一次,看一次,流泪一次,但都没有在博里写成心情文字,原因说来太伤感,不说也罢。有友来短信关切问,救灾去了?我苦笑着否定,其实真的很想去现场,可是家人不许,单位也不放人。
俺们系统有去的。俺们质监部门专门组成了一支特检设备组到成都检测电梯质量。据说他们检测的时候还遇到了大余震,差点报销在电梯里。因此我很疑心它的实际检测效果,既然余震那么大,震完楼都酥了,以前检过的电梯照理应该重新再检过,以确保真正的质量安全。可是没有,按部就班地检完,他们就光荣地凯旋了。我想这或许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重新检一遍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大量的财力物力,灾区粮食本来就吃紧,就不要再耗粮了罢;退一步说,即使真的将数百部电梯都重新检过,若余震再来一次,该怎么办?总不能检好了呆在那里等余震。
我并没有要说风凉话的意思,我打心里佩服俺们这支特检部队,检过总比没检过好,至少维修过的电梯,其质量要比没经过任何勘验的电梯可靠的多。但四川好多有电梯的楼房,如今不一定有人住。茂县县委书记尼玛木说的直白,他说,我们茂县受的是“内伤”,85%的房屋属于危房,特点是建筑表面完好,内伤严重。这里的农村更惨,住房严重损毁率高达90%,有些村被整个山体滑坡盖掉,只能移民。人们如今只敢住帐篷,再结实的高楼,在灾民眼里,也看起来摇摇欲坠。
青城山虹口乡的救援队说,天气渐热,帐篷紧缺是事实,但帐篷对防雨防疫都不利,必须马上盖活动板房。近2000套活动板房务必在6月25日前建好,专业队只能一遍施工一边设计细节平面图。为防止滑坡、泥石流,建的地点也必须一选再选。每平米活动板房造价600-800,一旦临时安置点占了永久居住区位置,就会带来二次搬迁,数十万平米的拆迁面积,又将耗费多少赈灾血汗钱!汶川的麻烦还远没有完。据统计,约需8年,它才能恢复基本规模!
深入了解这次大震,会发现它真正的感觉应该是“惨”:惨烈、凄惨!电视上、网络上透出的感人,是励志的需要,也是必要!那是为了给生者以信心,把血腥恐怖的镜头、照片略去的结果。尽管感人的事迹很多,无数的子弟兵、护士、志愿者,重新汇集了国人失散已久的凝聚力。但真正到一线的人,第一反应是傻眼,有个到一线救灾回来的兄弟告诉我,到处都是尸体,断肢恶臭,一会儿就想晕倒。有个IT老总曾率救援队到现场发掘尸体,抬的时候,碎皮碎肉不断地掉,流出的尸液都是黄绿色的,有毒,没抬到一半,抬的队员就掀开捂鼻子的毛巾,靠墙大吐。没有专业训练的人员到现场只能是添乱,所以现在一线的灾区已戒严了。一位现场救援的防疫主任对着记者说:“我们不欢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志愿者,他们80%以上都不合格,一到现场,就晕倒,我们都忙不过来了还得救你!”当下,国家的第一号召还是捐款,并不提倡志愿者往一线蜂拥。
另说一点,俺在此次大震学到的知识:“地震无法预测”!
尽管蟾蜍搬家,鲶鱼跳岸等等常出现在震前,但更常地出现在无震前,生物异常并不直接导致地震,所以我们冤枉了地震局的专家。
在唐山大地震时,发生过地震局人员到现场被打,车被砸的情况。这次汶川地震文明一些,虽然没有直接肉体动粗,但网民铺天盖地的谩骂也让地震专家欲哭无泪。前天看《对话》节目,地震学者说,美国都没有设地震预报,只有完善的震后监测体系。所以我们苛求我们的地震局准确预报是不可能的。
至今为止唯一的一次大地震预测——海城地震预测还是我们中国人的杰作,但那是大震前发生了上千次前震才发现的,而真正大震有前震的情况,十成不足一成,所以海城地震不久,还没来得及总结经验,唐山就塌掉了。前不久俺刚拜访过原中国计量院的潘必卿院长,问起过地震预测,他说,要预测地震,理论上可以做到,那必须在很大块的区域下预埋热传感器等计量器具,地震来临前地底温度会变化,可通过温度数据采集预测地震。但是中国地震带幅员辽阔,有几千平方公里,此计划根本无法真正实施。
一千多年前,张衡同志在铜蛤蟆嘴里拣到的铜球,也是震后的结果,《后汉书》里所谓的“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大家佩服死老张,是因为当时没有发明手机,报信人没有蛤蟆的球跑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