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量化

(2023-05-14 15:57:35)
标签:

八股

财经

股票

投资

杂谈


上周末关于中特估的情绪高潮只维持了一天半,从周二开始,以银行股为代表的中特估们开始大幅杀跌,上证指数也一口气从周二的高点3418点跌回到周五的3272点,短短三个半交易日跌去了近150点,市场情绪也随之进入冰点。

在最近两周的暴涨暴跌中,量化再一次成为了朋友圈里讨论的焦点,因为从中特估和AI热门品种的公开交易信息里,量化席位占据了相当高的比重。需要说明的是,A股中的大多数量化和海外市场传统的量化还不一样,有着比较大的区别,它更像是短线游资“追涨杀跌”手法的机器化,而且由于没有情绪的干扰,显得更为决绝快速。这几年来,此类量化基金野蛮生长,规模迅速扩大,虽然没有官方的数据,但据我个人估计,他们的日均成交占比恐怕已经在3成以上,不夸张地说,量化正在改变A股的投资生态,趋势交易取代以往传统的各种投资策略,成为市场的主流策略,不仅是个人投资者,以公募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也被卷入其中,而这样的结果,导致了市场相应板块波动的快速放大。

从我身边朋友的交流来看,多数人并不适应这种量化的策略,觉得“人斗不过机器”,市场上也一直在传闻监管层可能会出手干预。我不知道这种传闻的真实性如何,但如果没有没有外力的推动,这种局面恐怕不容易改变。

最后聊下指数。我之前说过箱体,上周末市场洋溢着乐观情绪,结果指数在冲破箱顶后被快速砸回到箱体内,说明箱体的技术意义还是很强,因此,虽然情绪明显降温,但3200左右的箱底可能依然还是一个值得加仓的点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中特估
后一篇:收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