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径
(2021-03-21 12:01:10)
标签:
八股财经股票投资杂谈 |
周六,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直面市场关心的热点问题。自从上任以来,易主席就异常低调,极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给人的存在感并不强,因此,这一次的讲话自然是引起了市场的高度重视。
在演讲中,易主席围绕着注册制改革,谈到了市场杠杆问题、IPO排队问题以及近期现场检查引发的拟IPO企业高比例撤回申报材料问题,以及资本市场继续对外开放等问题。总体来看,易主席显然是来“吹暖风”的,整体口径明显偏利好,相信本周市场会做出积极反应。
值得关注的是,易主席在讲话中还特意谈到了美债收益率:“部分学者、分析师关注外部因素远远超过国内因素,对美债收益率的关注超过LPR、Shibor和中国国债收益率”。前面几期我说过,美债收益率确实成了市场最热的热词之一,看来监管层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不过,有意思的是,就在半个月前,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谈到了外部因素:欧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高位运行,和实体经济严重背道而驰。所以我们很担心金融市场,特别国外金融资产泡沫哪一天会破裂。显然,在对待外部因素方面,两位主席的口径有着明显的差异。
易主席的讲话之后,估计在卖方的报告里,美债等这些外部因素的字眼儿会受到严格限制,甚至不排除会成为“敏感词”。但词语清除容易,外部因素对A股的影响却不是那么容易清除的,尤其是作为抱团股的估值锚,如果美债收益率不能再提了,那抱团股的估值体系又如何重建呢?这些,恐怕不是易主席的一席话就能够解决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