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丛二
丛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36
  • 关注人气: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雷霆版北西廂

(2008-11-22 22:47:41)
标签:

文化

分类: 另一颗灵魂

11月11-12日 北昆【西廂記】上下本 保利劇院

  北昆版【西廂記】猶如一場行為藝術。假荷花固執生長在玻璃T臺上。吊詭如東方不敗教主柜底細細收藏的奇裝異服。天外飛仙般的處子之血染紅牡丹白床單。骨節磊落分明如尸骨的一桌一椅。蜘蛛夫人織就的三面幕布。沾鬍子的方丈。不勾臉的惠明。黑山老妖也似的老夫人。假仙姐姐欲擒故縱,正太弟弟欲火焚身,青蛇丫頭一心一意念茲在茲的怕是買一贈一的幸福生涯。霹靂閃電般的瓊瑤阿姨式慘白追光屢屢照下,生生營造旖旎外的8點檔凄厲男女主角悲情feel。空曠舞臺上遙遙相望簡如天人永隔,連帶觀眾都倒吸一口涼氣運足目力齊齊擔心張生崴腳。等觀到脫衣show、被單dance與嬌滴滴的一句「羞人答答地,看甚么」再配上那面縮微版紅牡丹小白手絹在淫欲發泄完畢的禽獸手中輕輕搖晃時,我等早已啞炮收聲只剩仰望……到底無愧大製作,很騷銳。至尊郭小男一出手,必是雷動環宇的四九天劫。 
   
  昆曲向來是清減的藝術,做的是減法。北昆版【西廂記】毋寧說是矢志不渝一頭奔進新編越劇式樣的歌劇大寨,生生把清幽北曲拉上喧囂T臺走時髦秀。旗號打的是元雜劇元大都版,可顯然是把青銅器打磨擦亮的農民式夸富。如此妖孽,愈加讓人感慨,往昔只是越發杳遠,無從追撫。如果大家老老實實,把服裝布景造型等統統換成素幕舊褶子正常包頭,這戲或許還能還魂剩些舊精魄。 
   
  記得當初北昆方面有人表示,北西廂乃是對南西廂遺下那六、七個折子的溯本清源,加之又為北曲,北昆排演天經地義。說起來國內幾大昆團倒是有默契,四大名劇中,白先勇先扶持蘇昆排演三本青春版【牡丹亭】,省昆找來田沁鑫排出【桃花扇】青春版與傳承版,上昆老中青打磨出四本【長生殿】,排坐分果,也該北昆排【西廂記】了。【西廂記】的競爭力其實并不明顯。從本子看,有清代「雙璧」之譽的【桃花扇】與【長生殿】,家國三千里與男女長恨歌糾纏,場面上更精彩;同為小兒女私情的題材,明代【牡丹亭】相比元代【西廂記】,本就有「牡丹亭一出,家傳戶誦,幾另西廂減價」之勝。從傳承上來看,【西廂記】傳承最少,除南西廂有幾出摺子戲外,也只剩下葉堂的曲譜還是全的,身段場面卻是全無。從表演上看,這出戲也不比其他三出,在世名角中精擅【牡】【桃】【長】者不少,【西廂記】卻是多年無人動過了。七百餘年白頭老翁穿越成新世紀青春少年郎,新捏一戲,大不易。 
   
  曲詞還是美,聽得很舒服。畢竟有北西廂天下奪魁美譽與葉懷庭卅年譜曲心力襯底。且看小生小旦出場後分別詠唱:鶯鶯「可正是人値殘春蒲郡東。門掩重關蕭寺中。花落水流紅。閒愁萬種。無語怨東風。」張生「誰想這寺裏遇神仙。我見他宜嗔宜喜春風面。偏宜貼翠花鈿。」正是戲文里最常見的天雷勾動地火,簡簡單單就個個遇到Mr./Ms. Right。據此改編的京戲荀派【紅娘】向來是紅娘太囂張,鶯鶯軟蛋張生淫賊,而張派【西廂記】就是壯娘鶯鶯,個個不讓人喜歡。北西廂則好得多,小姐的矜持假仙夠恰當,張生的急火淫態也夠收斂,紅娘作為穿針人也能做小服底。〖聽琴〗、〖酬簡〗等折唱來蕩氣迴腸,閉眼細聽是很好的。不過說起來,傳統戲文真是未成年禁止入內級別,每每媾和時唱詞都很開放,「花心輕折。露滴牡丹開」這般詞句簡直是標配,更勿論那小手絹、大床單的直白歡好宣言。就全劇看,下本只演到〖長亭送別〗就戛然而止,後面的〖驚夢〗、〖團圓〗等全刪。就全本的意義來說,似不妥。 
   
  給我驚喜的還是王振義的張生。王振義神態溫潤赤誠,做派收斂妥帖,瀟灑中有老實氣做底,夠憨厚又不見傻呆行狀。能看出有向岳美緹學習的痕跡,可「收」得很自如。這個張生讓人不討厭。可惜就是嗓子似未全開,不夠敞亮,有些曲子聽來似在嗓眼打轉。又,王振義已離開北昆轉去中國戲曲學院,北昆還有能看的小生嗎?魏春榮的鶯鶯小姐不錯,可惜被服裝毀了神態。倪泓的紅娘,及格罷。每場單人主唱的形式,讓場面顯得略有些冷清,尤其倪泓的唱,顯得太急迫。身段方面,大概是服裝拖沓的緣故,真是幾無可看。這種導演下的昆曲,也說不得什麽規矩不規矩了。總體看來,還是好戲,該好好琢磨一下,別只在類似「國際舞蹈季」這種拿國家津貼的日子里唱唱就作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哈姆雷特1990
后一篇:紀韩演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