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这几位帝王喜欢丑女?

(2015-12-29 20:17:42)
标签:

历史

读书

文化

后宫

蚀史日记

       庄子随便涂了几笔,不得了,让一个叫东施的丑女扬名天下。《庄子》这部似醉似醒的书里,讲了许多寓言,那位东施姑娘,其实是寓言故事里的一个虚构人物,实际上姓莫,名须有的。

       东施存在的意义,在于反衬西施之美。西施之美,浑然天成,宛如化境,璞玉是美,雕琢亦是美,就是病怏怏时,蹙尖了眉,竟还美出了奇,连丑女也要作怪去模仿。而第二等的美人,美则美矣,她们的美色却必须想办法维持,否则美的表现就不会稳定。好比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生了病,蜡黄了脸,便抵死也不肯让武帝瞧见,说:“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确实是至理名言。其实这句话也不是李夫人临终前写的心得体会,她引的是古语,吕不韦当年就曾拿这句话来游说宫廷(见《史记·吕不韦传》)。我觉得这句话可能是古代宫廷妇女的共同座右铭,而所谓宫娃(妃嫔)们,正是一种“以色事人”的职业。美是她们最大的天然资本,年老了、色衰了,就是资本的减损、减损、再减损……;等到打入冷宫,便是彻底蚀本倒赔。

为什么这几位帝王喜欢丑女?
  图:西施之美,是如何画笔都无法描绘的,将就看吧

 

       西施最后不知去向,其实我很好奇这样一位绝色,她年老时会是怎样?想来她既能以病增益其美色,她一定不会老的,不知所踪便是她最好的归宿。因为她的美,本身就是一种传奇。

       西施与东施,或许代表了女人之色的两大极端,宛如南极与北极,因此显出其纯粹的本色,令人惊为天人也无可怪。我忽然想到,古代宫廷之所以宫斗不休,就是因为后宫以色事人者多为二等或三等之流,如果是西施或东施统领,定然号令如山,后宫宁谧,不兴微澜。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也便有“四大丑女”,据说是嫫母、钟离春、孟光和阮家女这四位。其实,史上著名的丑女远比著名的美女要多,我还可以开出更长的一份名单。这些以“丑”知名的女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貌陋而有德;而且有趣的是,这些以丑垂史的女子,几乎个个嫁得好,有嫁名士的(如东晋阮家女嫁给许允),有嫁贤人的(如东汉孟光嫁梁鸿,就是举案齐眉的那一对),有嫁名臣的(如黄月英嫁给诸葛亮),更有甚者,丑女多嫁王者!——可见,美丑真不关乎命运!

为什么这几位帝王喜欢丑女?
图:举案齐眉

 

       比如“四大丑女”的头一号,名叫嫫(音磨)母,传说他是黄帝的第四位妃子。嫫母长得极丑,却是极聪明的,她有一项发明专利,传说镜子就是她的发明。丑女发明镜子,这本身就耐人寻味。猪八戒是一定要打碎镜子的,因为人的一般心理,多是“人丑怪镜子”,自己长得不好看,反倒怨镜子,非要一钉耙砸碎它。可嫫母偏偏发明了镜子,可见她不是“以色事人”的宫妃,她以其德辅佐夫君黄帝。《淮南子·修务训》说:“不待脂粉芳泽而性可悦者,西施;虽粉白黛黑弗能为美者,嫫母。”大意是说,西施属自然美,嫫母是心里美。嫫母之美,正在其德,特别是在正妃嫘祖死后,嫫母成了黄帝最得力的贤内助,帮助自己的老公成就了天下帝业。

为什么这几位帝王喜欢丑女?
图:黄帝之妃嫫母

 

       “四大丑女”里还有一位钟离春,又叫钟无艳,也是一位王后。钟离春因为容貌不佳,待字闺中,四十岁了还没嫁出去。钟离春是战国末期的齐国人,当时的王是齐宣王,也就是经常召见孟子,听他议论仁政的那一位王。齐宣王特别喜好招揽天下四方人才,有一次,一位国人求见,请进来一看,是一位女子,而且长得奇丑,但一经接谈,发现她谈吐非凡,不知不觉间竟被她征服了,不久还立她为后——这位新王后便是钟离春。

       齐国还有一个丑女,也做了王后。此女出身平民,是东郭采桑之女,因为脖子上长了个大瘤,今天称作甲状腺肿大,也就是俗称的大脖子病,人们就叫她宿瘤。这样的女人应该愁嫁了吧?不料宿瘤竟架了这一枚巨球,让齐湣王倾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宿瘤也被立为王后,尽心辅佐夫君,帮助有称帝野心的湣王成就了“东帝”的大业。湣王做事业,离不开他的丑妇,宿瘤去世后,他的帝业也毁于一旦。

       由以上丑女的故事来看,女孩不必太过揪心于自己的容貌,以为无惊人之貌便不好嫁。如果貌陋,也不要着急去韩国垫鼻子、削脸骨,整容不如修德,德好贤能,自然会有好男人识玉。色如脸皮,总要松弛的,不管你怎么拉,它都要垮下来;而德呢,愈修愈厚,愈久愈纯,真能服人!

       而男人们呢,尤其是想做事业的男人,一定不要贪慕美色,再可餐的秀色,连吃三顿也腻了,不是说再美的女人背后都站着一位操她操得想吐的男人吗?话糙理不糙。须知男人的福星是女德,非女色。好比现在热烘烘的宫斗剧,为什么一帮女人闹得后庭扰攘,跟失火一般,男人连皇帝都做不安生?那什么雍正啊、秦王啊,如果能娶一位貌丑而有德的女人镇压后宫,他一定能少操好多闲心,可不有利于后宫和谐文化的建设么?当一位皇后容貌平庸而人品贵重时,那什么花花草草如甄嬛、华妃者,或许也不敢生出僭越之心,因为人家根本不和你比美,人用来压宫的,是德!

       不要和西施比美,莫要和嫫母赛德,想在后宫宝座上久坐的女人,如果你没有西施之绝色,可以向嫫母学习;如果你比嫫母还丑,尤须向嫫母娘娘学习。假若你不甘心,偏要跟西施比肩,以为去一趟三韩就是西施了,那,你就是一位新的东施!

 

     作者简介:胡丹,网名“皇帝不称朕”,学者、历史作家,著有“明宫揭秘”三部曲《大明王朝家里事儿》《大明后宫有战事》《大明那些九千岁》。微信:wohudan;公众号:皇帝不称朕(hdshuosh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