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元璋为何因儿子虐鸟便要杀子

(2014-10-20 06:51:51)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连载22《大明王朝家里事儿》  

 

本书原名《明宫闹鬼》,是我的明宫揭秘系列的第一部,该书已由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推出(第二部《大明后宫有战事》,第三部《太监秘史:明朝那些九千岁》)。********************************************

/皇帝不称朕

 

第二卷皇子与储位

第十二章

奇闻:老公公要把儿媳妇来凌迟(上)

 

前文讲到,明代流传下来一部奇书,冠名为《太祖皇帝钦录》,其中所收,都是明太祖朱元璋给儿子们的家书。为了训斥孩儿们的需要,书里记载了许多“皇二代”们——除了老儿秦王,还有周、齐、潭、鲁、靖江等王——所干的坏事。

此外还有一部性质相同的《御制纪非录》(成书于洪武二十年),所记也都是诸王的不法之事。

在这两本原始史料里,我们最关心老四燕王朱棣的形象。可惜,无论是《钦录》,还是《纪非录》,均没有任何关于朱棣败德为非的记录。

作为年长的皇子,朱棣在两书中仅仅侧面出现过数次,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的事迹。这是因为朱棣行事谨严守正,尾巴滑不溜秋,父皇抓他不着?还是书中本来有一些关于他“作恶”的记载,当他即位后,相关“记事”全被档案的整理者删除了?对此不好随意做出判断,但从后文建文帝对燕王过恶的指责来看,朱棣与诸王一样,也有跋扈不守法的通病。我倾向于认为,朱棣满身的臭泥,都被人为洗去了。

这启发我们思考: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是其自然之性涓洁,也有雨水冲刷之功;而吃五谷、放臭屁的人类,他们从污泥里挺拔而出,看起来那般白净,却很可能是御用文人替他们冲了一个热水澡,所以——香喷喷得很咧!

替人洗澡搓背,本是一件低贱的活计,历史学者本该在殿堂里修书,怎可跑到澡堂子里搞创作,低声下气地替权贵搓澡讨欢心呢?

且放下老四朱棣,说他七弟齐王朱榑。

这位皇七子,在他父亲眼里,是典型的不才荒唐之人。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命周、楚、齐三兄弟到凤阳老家下基层锻炼,一方面“阅兵练武”,熟习兵事,将来好统领朱家军打仗,保卫朱氏的“红色”江山(明朝德运属火,五行之中,火色为赤,而国姓朱者,亦赤也);一方面“专读圣贤之书”,以培养年轻的皇二代的德性。

或许是第一次离开京城,没有了严父的震慑和约束,齐王仿佛孙悟空除去了紧箍咒,立马“轻薄生焉,残酷萌焉”。

齐王种种怪异残酷的行为,很快由皇帝高效率的谍报队伍密电报告了主子,朱元璋大为震怒,立刻下令将齐王召回,飞雷闪电,大有将其废黜之势。

齐王的妈妈达定妃忧子心切,昼夜惊惶不宁,饮食俱废,担心与她同榻的老虎悍然发威,做出吞噬亲子的事体。她虽然害怕极了,仍鼓起母性的勇气,跑到朱元璋面前,为儿子求情讨饶。

“幼儿无知,可善加责罚,徐以教之。”

达定妃跪倒泣奏。

“昔帝王之子不才,以辱父母,教而不驯,故弃慈而杀子者,出于无奈!”

朱元璋愤愤然道。

听到“弃慈而杀子”五个字从朱元璋嘴里吐出来,达定妃吓得魂魄欲飞,以为万能的主立心要杀齐王了。

她战兢兢地问:“敢问轻薄者何事?残酷者何事?”她不信年幼的孩儿能犯下什么大过,让亲爹“出于无奈”,非杀子不可。

朱元璋道:“你听我说——”

便举出特工报告的齐王轻薄的例子:他见一只鹁鸽从东房飞到西房,咕噜叫了两声,因嗔怪鸽子口出非礼之言,怒喝一声:“你敢飞这里来!”抽出卫士的佩刀,追上去砍杀。

朱元璋连比带画,口水直喷,又举出另一件齐王行事惨酷的例子:

“他宅中房檐下有一窝雀雏,不知如何惹恼了他,竟叫人拿去活活烧死,如此无仁心一个逆子!”

原来小小的齐王,是一个虐鸟狂。现在网络上有好多以虐待小动物得意的人,还拍下视频炫耀,仔细朱元璋来找你妹!

明代时还不流行虐待狂,别说是人,即便是小鸟,你以不人道的方式对它,也是丧心病狂的表现。达定妃听了,默然无语,孩子的行为令她羞愧。

齐王朱榑这一年15岁,按当时的标准,已快到结婚生子的年龄,还如此行事,的确荒唐。这位七皇子胡闹的本性,从未改过,标准的“教而不驯”。不过朱元璋说“教而不训,弃慈而杀子”,只是发怒时说的几句狠话,他才舍不得杀死亲生之子呢!教而不驯吗?那好,接着再教,直到驯服为止。如果始终不驯,老头子也只好拱手道一声乏:“我是没法了,留给后人再教吧。”这位后人,指的是齐王的大哥懿文太子朱标,未来的皇朝继承人。

《明史》对齐王的描绘是“数历塞上,以武略自喜,然性凶暴,多行不法”,看起来他虐鸟,貌似在培养打仗的本领。但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们都是高明的农夫、不学而成才的农业专家。好比齐王多行不义,是他撒下的种子,到秋天时,丰收了,他便吃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简称“自食其果”。建文帝即位后,即罢其王爵,废为庶人。

齐王与同时被废的四哥朱棣,属同病相怜。四哥夺位后,关照这位病友兄弟,替他平反,复了他的王爵。可他依然骄纵如故,就连四哥也容忍不了,再次将其废黜。

齐王不容于二朝,他被废为庶人,等于从宗籍里除了名,从此“天潢”里再没有齐王这一系,凡涉及到朱榑及其后人,皆称之为“齐庶人”。

齐王做的那些不法之事,可见《明史·齐王榑传》。与传中那些事比起来,追砍鸽子、活烧雀雏都算不得什么。朱元璋并不是一个见血就晕的主儿,他是否有些小题大做了呢?其实,他之所以拿杀子来恐吓齐王母子,忧心的并不是“孩子这般小,就如此残忍不仁,将来岂不变成比我还狠的魔头”,真正令他深忧亟虑的,是小孩儿轻率杀生,不积阴鸷,将来会招祸上身。

朱元璋一生杀人无数,他并非不怕恶鬼来缠,所以他一边大开杀戒,一边大做法事,这就好像黑帮老大一边挣黑钱,一边到处散财做善事。

朱元璋害怕儿子们平白害生,会招神殛,便找人把杨宝育雀、隋侯医蛇等一些专讲报应、福祸的古代故事,画成图画,赐给诸王,让他们记住:“福人膺福,祸人应祸,未尝谬也”。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关心孩子们积福,笃信善恶有报、鬼神好还的人,在《太祖皇帝钦录》的别处,却经常向儿子们发出这样的指令:“将会宁侯并他的儿子,都凌迟了,家人成丁的,也废了,妇女与晋府配军(即将女性眷属配给王府的军人作老婆)”;“把那三个侯碎砍了,家人、火者、成丁男子都砍了”……

吾等看客,只能叹息,有人就是这么分裂变态,其人格岂可以常理喻之!

待续——

(欢迎关注皇帝不称朕微信公众号:hdshuosh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