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得不靠表演维系场面的“总兵”朱元璋

(2014-10-03 07:23:38)
标签:

文化

历史

杂谈

连载11《大明王朝家里事儿》

 

本书原名《明宫闹鬼》,是我的明宫揭秘系列的第一部,首发于天涯论坛·煮酒论史。该书即将于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推出(第二部《大明第一家庭悲喜剧》也将由该出版社出版,第三部名《太监秘史:明朝那些九千岁》)。在纸质本将面世之际,我将此书于此发布,以飨读者朋友们。(图片来自网络)

******************************************

/皇帝不称朕

第一卷 大明王朝:起点为零

 

第六章 叨坐末座的上将(下)

朱元璋攻城略地,立下大功,却并未获得重赏,只得到一个“总管”的虚衔,且郭氏父子对他猜嫌愈深——“自是四方征讨总兵之权,皆不得与”。对此,朱元璋将作何反应呢?《太祖实录》写道:“上虽见疏远而事(郭)子兴愈恭,未尝有怨言。”恐怕不是没有怨言,而是有怨而不敢言。

在郭部占据滁州后一年的时间里,因为张士诚在高邮建立“大周”国,当了出头的椽子,成为元军的重点打击对象。元朝以丞相脱脱为主帅,率领大军,号称百万,围剿张士诚,一时淮之左右皆震。

本来郭子兴也打算在滁州扯旗称王,朱元璋力陈其利害,说称王等于头上涂蜜,徒然引蜂来蜇,没有实际的好处;况且滁州是一座山城,舟楫不通,商贾不集,又无形胜可据,若元军来攻,很难坚守。郭子兴只好放弃称王的念头,后来当元军来攻时,主动与元军讲和。由于元军的主攻方向是高邮的张士诚,滁州得以苟完。

元军进攻高邮,几乎毕中原之力,但主帅脱脱受了谗言,被元顺帝就军中夺职,大军一夜崩溃,江北的形势从此陷入糜烂。江淮诸侯,纷纷乘势发展,郭子兴也乘机占领了长江北岸的和州,获得第二块地盘。

率军攻掠和州的,本是张天祐、赵继祖、耿再成、汤和等人。可队伍派出去不久,消息传来,说攻城失败,郭子兴忙命朱元璋率镇抚徐达、参谋李善长等驰援。等朱元璋到了和州,才知前信不确,和州城已经攻下了。

郭子兴得到战报,大为高兴,就命朱元璋“总守”和州。

夺取和州,朱元璋寸功未立,却捡了个大便宜,身任总兵,位诸将之上。然而朱元璋深知,诸将多是郭子兴的旧部曲,要么资历与己比肩,要么年纪比他长,一旦遽居众人之上,恐众心不悦。他要是倚郭子兴的将令,在厅上高坐,发号施令,而被诸将当场驳了面子,那就太难看了!

怎么办呢?朱元璋想来想去,灵机一动,心生一计,他让人悄悄地把帅府大厅上的公座都撤了,改在厅的正中设一木榻,“俟天明聚会时以观众情”。

五鼓时,诸将皆入,朱元璋故意后至,他进来一瞧,诸将悉已就坐,只把“左末一席”留给他。那时坐席尚右(即以右为上,尊者坐于右),看来,诸将并没把他“总和阳兵”的任命当回事,竟然把最末一个席位留给总兵大人。

朱元璋一看“众情如此”,悻然不乐,也毫无办法,只好忝居末座。官史写他“即就坐,不为异”——要我说,他是故作镇静。

幸亏朱元璋早有准备,大家如此坐成一团,显不出尊卑次第,避免了一场纷争。就这样,朱元璋开始办公理事了。

明朝的国史常说,朱元璋一人如何功高,而总是遭到郭氏父子及其同袍的猜忌排挤。上面这段记载本意在于张大朱元璋的谋略,却不小心透露了一个事实:朱某人固然才干出众,但郭军数年血战,绝非他一人之功;诸将公会,他故意晚至,诸将各自择座而坐,只留一个末席给他,这应当是朱元璋在当时郭军中的真实地位,诸将或矜战伐之功,或擅资格之老,并不把郭元帅的赘婿瞧在眼中。许多人还因为他倚仗干老丈人的扶持,捞到不少便宜,非常鄙视他呢!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此时在和州城厅事上高坐快谈的郭部旧将们,将来或在与元军的奋战中战殁,或被朱元璋人身消灭,尽化作了泥与土,只有那个手握郭子兴的任命书,却不敢上坐的小子,才是最后的胜利者,于是他将别人的战功一概抹除,一切功勋,尽归于己。

和州诸将中,并非所有将领都不服朱元璋,至少汤和就对他表示了恭顺。明初大儒方孝孺在汤和殁后,为他撰写神道碑,提及和州之事,说太祖自取和州,诸将多是郭子兴的“贵部曲”,“顾望未尽效臣礼”,对太祖无礼,唯汤和“听命甚谨,帝心嘉焉”。

方孝孺此文笔法是过去文人行笔的通病,朱元璋守和州时,不过一将,资望尚不及郭子兴旧部,大家不服气他,如何就是不“效臣礼”呢?

    汤和比朱元璋年长两岁,他在郭子兴起兵之初即率众来归,累升管军总管,资格比朱元璋老,而官位与之相等。汤和此人长于韬晦,深于城府,他眼见朱元璋力量不断增强,而军中矛盾日益加剧,开始刻意敷衍与诸派的关系,并不像那些粗豪的将领,公然对朱元璋表示不敬。当郭子兴死后,形势大变,他立即坚定地站到朱元璋一边,由郭子兴旧部转变为朱元璋的主要追随者。

    (欢迎关注 皇帝不称朕 微信公众号:hdshuosh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