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皇帝这粒种子到底是谁布下的,愈传愈奇

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时评 |
连载5《大明王朝家里事儿》
本书原名《明宫闹鬼》,是我的“明宫揭秘”系列的第一部,首发于“天涯论坛·煮酒论史”。该书即将于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推出(第二部《大明第一家庭悲喜剧》也将由该出版社出版,第三部名《太监秘史:明朝那些九千岁》)。在纸质本将面世之际,我将此书于此发布,以飨读者朋友们。(图片来自网络)
********************************************
文/皇帝不称朕
5
第一卷 大明王朝:起点为零
第三章 阴间阳间都称王(下)
历史记事有这样一种规律:但凡伟大的帝王圣哲,多不是他们的亲生之父射出的精华——所谓“生身之父”,好像只是个马甲,掩盖着神播野种的真相。
在南京明孝陵,立着一块巨大的,刻于永乐十一年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在碑文中,明成祖朱棣以“孝子”的口吻,大讲朱家“龙种”来历不凡,说:
一日朱母陈氏睡得正酣,忽梦到神灵送她一丸药,烨烨发光,当即吞下。一觉醒来,顿觉异香袭体,“遂娠皇考”,怀上了太祖皇帝朱元璋。这小子降诞之夕,有光烛天,甚是奇异。
果然朱大妈怀上朱元璋,没他爹朱世珍什么事!
那么是谁,在朱大妈的梦里窃了她的芳心,夺了她的贞洁?虽是神灵,做下这等迷奸民女之事,就可以免罪乎?而那“野种”,反可以夸耀于世吗?
在孝陵碑里,那颗神圣的种子是打“盗梦空间”来的,而在另一本据说是才子解缙编纂的《天潢玉牒》里,说法愈转神奇。说朱大妈有天在麦场打麦,见一道士,长髯簪冠,红服象简,在场中闲坐,用简在手中拨玩一粒白丸。朱大妈好奇,问:“此何物?”道人答:“大丹也。你若要,与你一丸。”陈氏接过来吞下,再看道士,一瞬间已不见了。你说奇不奇?随后,随后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此子初诞之时,一道白气自东南贯室,异香经宿不散。
大约这一情节中,有个野道士,容易令“思想复杂”的人怀疑朱母偷情。于是在《太祖实录》里,故事的场景,由朱家麦场转移到朱家老母的梦里——做个春梦,总比和道士在光天化日之下野合好吧!
实录首先说,朱母做异梦时,已然有孕在身,这等于还了朱父世珍一个清白,否则老爷子阴间称了帝,也不会瞑目的。
孕妇多梦,遂梦见一个黄冠道士从西北而至,来到朱家老宅南侧的麦场,取出白药一丸,置于朱母掌中。此丸放光,渐渐变大,十分神奇。道士说:“此美物,可食。”朱母就把它吞了,醒来口中还有余香。
不知道朱大妈吞食的是啥催化剂,第二天,朱元璋就出生了,生时红光满室,像是发了一盆大火。
类似的故事听多了,发现圣人们的妈妈嘴都挺欠的,喜欢乱吃东西,一吃肚子就大,一生就生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这些“历史故事”显然不能作为青春期读本,教给孩子们,否则孩子该怪了:在外面乱吃东西,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些附会神异的故事,今人当然不信了,古人信不信?可能是半信不信。尤其是盛产名妓的明代,青楼文化发达,又出了“西门庆、潘金莲”等许多奸夫淫妇,对于男女私情及生育那些事,应该全无神秘感了。你要拿《太祖实录》里这件事讲给西门大官人听,试猜他将如何喷笑?
我想,写国史的,也不尽是冬烘秀才,他一定要这么写,大概这类飘渺文字已成为一种特定的笔法,好比描画伟大人物,必要勾几笔红光、祥云和喜鹊做衬托。但这样瞎编的坏处,却是剥夺了圣人亲爹的专有之权,倒好像“龙种”都是什么妖道或野物乱施下的。
朱元璋出身诡异,朱家的来头也不得了,从穷门下户变成了名族之后。永乐时重修《太祖实录》,细数朱氏的源泉,已上推到黄帝之孙、“五帝”之一的颛顼,道是周武王封颛顼之后于邾,春秋时改姓朱,世居沛国相县,其后一部分族人迁到句容,便是朱元璋所出的那一支。就这样,“不阶尺土一民”的刘邦和朱元璋,到底还是不争气,原来他们也是有“凭藉”的!
朱元璋的家世,以他在世时说的最近情理,也最真实。他说过一句真心话:“吾昔微时,自谓终身田野一农民耳。”若非生在那个魔王混世的时代,哪容这样一位英雄的崛起?然而后代越编越邪,离开了谱,调儿就乱了,再加上许多无聊文人帮忙捧臭脚,胡涂乱抹,朱元璋被他们改得越来越不像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