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不爱发誓的民族?——中国式誓言

(2014-09-17 18:35:45)
标签:

军事

历史

文化

时评

杂谈

中国式誓言
 
文/皇帝不称朕
 

    前几日,看到一条新闻,说武汉水果湖中学教师集体宣誓,不私自学生补课。在电视镜头里,老师们左手拿着打印的誓词,右拳捏个钵儿,很认真地在念。隔着电视屏幕,我却笑了。

    我不是笑他们宣誓不补课这件事,而是宣誓这种形式被用到这里,很是好玩。我见过的宣誓大致有三种形式:一是入党团时,宣誓效忠某主义;一是领驾照时,宣誓永不酒驾;再有就是像宣誓不给学生补课这类,形形色色,未有一定之规,全凭人们心血来潮,可归入杂类。

    宣誓(又称赌咒发誓)是一件简单的事,两张嘴皮一开一合,誓就发了。但我认为,比发誓更关键的,是如何确保誓言的有效性。这有两个问题:

    首先,你的誓言是对谁所发?谁为你的誓言做鉴证?

    我见西方人上法庭,以及总统等公务人员宣誓就职,都要手按圣经,显然是对上帝发誓。入党时,对着党旗宣誓,则发誓对象是党组织。可领驾照、不给学生补课,则不晓得是对谁而发了。还有好多机关门口,悬匾张榜,宣称“为人民服务”,这也算一种誓言吧,大约是对“人民”而发。然而“人民”这玩意是很神秘的一群人,据说权力很大,但却是隐形的,从未让人见过,只有他们的“代表”在四处横行——人民,你这位“影子大王”啥时出来管一管那些不守誓言的骗子代表?

    其次,发誓者如果不遵守誓言,怎么办?

    成语有“食言而肥”一说,说明从食言中能捞到不小油水。在社会上,不讲信义之人似乎比守信者更觉如鱼得水,这就是发誓缺乏约束的缘故。

    我很注意地听了西方人的誓词,并没有“赌咒”的内容,如说我若不守誓言,将甘受何等之处罚等。但他们常说,我以我的姓氏发誓,或以我家族的荣誉发誓,那么他们若不守誓,付出的将是家庭或家族荣誉的代价。当然也有以生命起誓的。而中国人发誓,一般与荣誉无关,往往直指自己的小命,我们最喜欢说的是:“天打五雷轰!”或者“出门被车撞死!”这就是所谓毒誓了。以此表明他出语谨慎、不打诳语,否则等“天”来收——可以说,他们是对天发誓。

    但誓言的程度往往不同,有聪明之士更喜欢说:“(我若食言,)就不是人养的”,或者,就是小狗儿”。这就变得毫无意义,因为他即便食言千百回,也无法改变他本来就是人的事实;关键是,没有什么能保证他食言后变成一条狗。

    不管怎样,这些民间的誓词,都有轮回报应的内容。然而,我见上述几种较正规的宣誓,都没有样的内容,只说我将如何,而不说我如果做不到,将接受什么样的惩罚。这就更没法保证它的约束力了。

    说起中国古人的发誓,我马上想到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在香炉前口称兄弟绝不相负,否则甘受各种天殛。这恐怕是过去民间最为普遍的一种宣誓形式。

    然而,早期西方人来华,经过观察,却说中国人不爱发誓。比如葡萄牙修道团修士克路士断言:“他们(中国人)不使用誓言,因为他们不敬重他们的神。”(《中国志》,刊行于隆庆四年,即公元1570年)克路士既给出了事实,也分析了原因。

    克修士是特指中国的公堂和牢狱而言的。西方人一致认为,在中国,犯人一旦上了法庭,打板子“是中国刑罚的头一道菜,而且是必需的”。克路士也认为,中国人将打板子视作法庭上得到真相的唯一办法。这确实是事实,在我们看到的古代断案小说里,犯人总是先吃三百杀威棒,然后再审,官老爷们一般不会令他们发誓,即便犯人拼命赌咒发誓,说自己所言为真,老爷也不会信,老爷只相信板子打出的“真话”。

    其实,克路士并未完全说对,中国人并非不敬重神,而是敬重的神太多。好比“结义”时,总要找一处有神的所在,但发誓的场域则不固定,哪神近,哪一庙方便,就在哪里把誓发了。似乎全中国的各路神灵,在维护誓言的能力上具有同等的能力——这不科学嘛!

    由于中国根深蒂固的多神教信仰,使得中国人的信仰像兑了水,对神的敬重普遍变得稀释,而且在现实中将信仰变成神灵间的竞赛——谁灵我才信谁。

    说白了,中国人由于信仰太杂、太功利,信仰又太自由随意,导致中国人发誓,这种法律之外的规范性行为,从来就是靠不住气的。进而言之,中国人的诚信,也就不可靠了。

    (欢迎关注皇帝不称朕微信公众号:hdshuosh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