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八自己的经历,这世上是好人多还是坏人#

标签:
情感时评文化杂谈 |
#八一八自己的经历,这世上是好人多还是坏人#
这世上,到底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
这是个很经典的命题,经常被人问起,而一个经典的答案也是现成的:“世上还是好人多!”电视采访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对答,就像一些女人动了真气,动不动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一样。
其实谁也没法去真正弄清,到底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首先好人与坏人的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没有具体的标准。其次,即便也这样一个标准,也没法去裁量每一个人,谁没事让你量,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第三,许多坏人隐藏很深,到他出手时,大家才晓得他是坏人,好比记者经常在采访罪犯的亲朋同事时,众人总是说:“他很老实的呀!我怎么也没想到!”可见许多坏人都是潜伏者。
事实上,那些说“世上还是好人多”的人,其实都是因感而发,比如他受到了一些帮助,他碰巧遇到一个好人,成为一件好人好事的当事人和受益者,于是便说:“世上还是好人多。”其实他这样做结论,是很随便的,虽然弘扬了正能量,却很有违“科学性”——结论不可靠嘛!
但它却给我以启发,这世上到底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其实可以通过我们经历的一些事情来评价,比如我遇到的好事多,则我可认为好人多,反之,则坏人多。当然,由于我们每个人的个体经历都非常有限,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来说,也可以通过我们从新闻报道里看到的来做评判。这似乎没有什么不公正,虽然新闻更喜欢报道奇闻异事和古怪奇谭,似乎负面新闻出镜的机会更多一些,不用担心,因为我国媒体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弘扬主旋律,好人好事从来不乏展示的平台。
我首先来八一八,我想到几件事:
一次,在ATM机上取钱,忘记拿卡了,过了一个多小时,想起来,第一反应是查余额,不幸的是,钱已经被取光了。肯定是我后面来取款的人,为什么偏偏就是一个小偷呢?
一次看电视,讲一个案子,说一个奶奶带着孙子在广场上玩,旁边也是一个老太婆带一个孩子。奶奶要上厕所,请老太婆帮忙看一下,也就几分钟时间,等奶奶从厕所出来,老太婆和两个孩子都不见了。原来是老太婆临时起意,把小孙子拐走了。怎么随便一转,就能碰上一个人贩子?
这次重庆女孩站在路边等车,上错了车,竟然被杀。据我看新闻的记忆,这种案子似乎还不少,许多年轻女孩都是坐了不该坐的车而被害的。怎么往街上一站,就能碰上一个杀人犯?
看看,都是无意间,就能“偶遇”小偷、人贩子和杀人犯。几率也太小了。最可怕的是,这些小偷、人贩子和杀人犯都不是职业的惯偷、蛇头和连环杀手,他们也是普通人,而就在那一刻,邪念生发,就偷钱、拐人和杀人了。遇到一个瞬间化身犯罪分子的普通人,这几率就更小了!几率小还能碰上,这无疑说明,这世界上还是坏人或准坏人多,好人,或者说,能坚持做定好人的人实在是少。
大家以为如何?不信您也八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