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皇帝说史》之12《吸毒大院紫禁城(9)》

(2014-08-19 11:05:31)
标签:

历史

时评

文化

杂谈

第12则

  吸毒大院紫禁城(9)


  《皇帝说史》之12《吸毒大院紫禁城(9)》  (英宗父子,长得好像,我特地将两幅御容拼接到一起,以证如假包换)

  上回说到,明代皇帝,只有朱元璋、朱棣父子及嘉靖帝朱厚熜三人的寿命达到或超过60岁(他们也是明朝十六帝年龄排序的前三名),其余的多在三十几岁上就挂了,而且都是“死于户牖之下”,即为善终(崇祯帝也是三十出头就挂了,但他是“自挂东南枝”,属于自杀,这是特殊情况)。让人特别不理解的是,一个人要有多坏的生活习惯,才能如此年纪轻轻就断送了性命啊!​

  虽然今天不是国际禁毒日,但从本文的意旨出发,我还是要对各路才子和时尚人士谏一句:吸毒是最好的促寿之具,莫要近它的好!那么回到本文,我们欲探究的是,明朝这些短命皇帝是否都有吸毒(服食丹药)的习惯?如果是,服食量有多大?由于宫廷史料阙略的限制,已经很难搞清楚,前人也没有做过系统的探讨。以下我们略举一些证据,表明除了仁宗、宣宗、世宗三位,至少英宗、宪宗、孝宗和神宗,都可能有吸毒史。​

  先说英宗,据李贤在《天顺日录》所记,他曾问英宗:“臣闻陛下夏不挥扇,冬不近炉,果然否?”英宗表示肯定,并说了些自己身体的状况:“暑天虽极热,亦不挥扇,在宫内亦不令左右挥扇。冬虽极冷,亦不近火,亦不戴暖耳。稍用之,双目即热。”英宗冷热不惧,简直就像明代版的奥特曼,李贤对此的解释是:“陛下圣质所禀,坚厚如此”,说是因为英宗“受气厚”,天生身体素质好。​

  而我这个怀疑论者,一听到“内热”二字,不免神经过敏,揣测英宗可能也是一位“化学爱好者”,经常在后宫炼丹吃。​

  再说宪宗。与一般的印象恰恰相反,宪宗其实是一个“情商”和“性趣”都很高的皇帝——毕竟他同宣宗一样,也是有名的才子皇帝嘛。早年他宠着万贵妃,被万氏“专枕席”。万氏虽然据说比他大19岁,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总喊吃不饱,但小皇帝也占了一个“年轻有为”的优势,一对一,能力足够用了,还颇有余裕。其实宪宗并非不想偷吃,只是被万贵妃管得严,偷腥的机会不多。但他仍避开鬼子的哨卡,成功地偷吃过,还生下他第一个长大的孩子,也就是后来的孝宗,此事广为人知。这孩子就像野种一样,在6岁之前,一直不为人知,就是怕遭了嫉妒心盛的万贵妃的毒手。可见贵妃在后宫如何跋扈专宠了。而宪宗的性格,又是一团和气,他无力与铁娘子抗衡——闹不起嘛!​

《皇帝说史》之12《吸毒大院紫禁城(9)》  
  (宪宗的名作《一团和气图》。请仔细看,这幅画里有几个人?宪宗皇帝的构图与技法是相当不错的)

  但宪宗“私生”儿子的事,终于曝光,万贵妃气得要死要活,也无可奈何,毕竟她自己不能生养了,内心有愧。自从孝宗的身份公开,万贵妃只好认命,再者她也老了,没气力再和老公争闲气了,遂放松了对宪宗的监控。而当这块石头掀开,宪宗便一发而不可收,一连生了11个儿子(宪宗共14子)、5位公主,生产效能仅次于太祖朱元璋。​

  从子女的数量来看,宪宗是卖力耕耘的。但床榻间的这块田地,耕作需要很大的精力,为此他不得不一边学技术,一边拼命吃药。​

  宪宗也是崇信道教的,大约曾经送药给成祖朱棣吃的金阙、玉阙二徐真君,也给他送过药,得了神灵的好处,宪宗也舍得给他们加官,封两位真君为“上帝”。宪宗所宠幸的佞幸李孜省、邓常恩等人,也都是长于方术之人,经常陪皇帝在宫内祷祀、斋醮和炼丹。​

  宪宗好色,外朝臣子尽知,但还没人敢于像内阁首辅万安一样,偷偷地给皇帝传授房中秘笈。这些事在宪宗时没人知道,直到孝宗即位,在宫里检点内藏,得到一只小盒子,发现里面装的都是讲房中术的书籍,书末署着仨字:“臣(万)安进。”孝宗非常生气,命司礼太监怀恩拿着这几本书,到内阁去找万安,责问他:“这是大臣所为吗!”万安惭愧得流汗,伏地无声,不久被迫乞休而去。​

  (欢迎关注 皇帝不称朕 微信公众号 hdshuosh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