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不称朕 作品
古代都城所在地被称为京师,是权贵的积聚之地,在这里高车大马出入的,不是皇亲,就是国戚,要么就是当朝重臣,所以做京师的地方官最难了。
好比我们熟知的“强项令”董宣,就是东汉光武帝时的京师洛阳令,他是个执法严厉、铁面无私的人。有一次湖阳公主的奴仆杀了人,逃入公主府,为公主所卵翼。这位湖阳公主是当今皇帝的大姐,和光武帝姐弟情深。怎么证明呢?湖阳公主死了丈夫,光武帝居然把满朝俊美的大臣当做面首,任他大姐来挑。对此,董宣不应不知。可是他不管这些,不给公主面子,非要抓住那奴仆。公主想,有我在,一个洛阳令能怎地,所以她明知董宣派人天天搁府门口守着,她偏要带着那奴仆出门,让他崛立于马车之上,耀武扬威,这明显带有挑衅的意思。殊不料,董宣竟然带着人把马车揽住,用刀画地,矻矻作响,大声指责公主荫蔽罪人,叱令奴仆下车,并当场将他杀死。董宣的挑衅比公主厉害了百倍!
公主不干了,抹着泪,垂着鼻涕,跑到宫里,一定要皇帝替他做主。光武帝一听,小小洛阳令竟然欺负到咱家头上来了,当即发作,把董宣抓来,威胁要捶死他。可董宣毫不畏惧,说也别等您杀我了,我自己死了得了。说罢作势,就要以头触柱。喜欢看小说的人都知道,在殿廷之上说话间就要拿头去撞金柱的,都是忠臣,如果教忠臣撞死了,那殿上做的,一定是昏君跑不掉了。
光武帝可不想当昏君,被董宣敢死队的作风吓了一大跳。可他是皇帝,想要下台,总不能直杵杵地往下跳吧,跳冰棍的姿势对皇帝可不好看。光武帝决定退让一步,令董宣向公主叩头赔个罪,答应饶他不死。他没想到,董宣竟然不干!把个大脑袋硬啾啾、直挺挺支楞着,一副死也不服的表情。光武帝没法儿了,只好令人强按着他的头,给公主混乱磕两个算逑,大家都好下台。可不想董令竟是一位奇人,他双手撑地,脖颈上挺,睁大眼孔,终是不肯。最后还是光武帝服输,违心地把这位要人命的忠诚好生表扬了一番,钦赠外号“强项令”,礼送出宫。
可见,要在天子脚下当好父母官,不仅要脖颈硬,还要面孔铁,才敢和权贵过招,硬碰硬。但执法者严格执法,却容易落下残酷的名声,以此遭人污蔑诽谤。好比这位董宣,虽然他以“强项”留下一段美名,但我查了一下他在《后汉书》中的传记,您知道他入的是哪一类传?酷吏传!原来强项令在史书中还是一名酷吏。
由此我想到动不动拿铡刀铡人的包青天。包拯的名誉是相当好的,毫无“酷”的污名。那么我们以董宣为镜来照他,则有这样一种可能:包公其实并不如小说中那样铁面强悍。一个人无论在小说中杀多少人,除了娱众(读者),是一个敌人都树不了的。显然,包公在现实生活中一点都不“酷”,而他在戏剧小说中,尽情诛杀权贵,则确实有点“COO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