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搜检故纸,得到三个马屁故事,因其主要道具(地毯)和情节颇为酷肖,故总名曰“地毯的故事”:
其一:唐时有个宰相叫杨收,在自家园子里建了座白檀亭,正式落成前,他召集亲友预先庆贺。在座者中有位宣州观察使李璋,是个有心人,飞觞之际,此翁左右顾盼,默测下亭子的尺寸,等到正式落成之日,献毯一席,当场试铺,你说它能不合体?以此博长官一笑。
其二:秦桧建格天阁,四川节度使邓刚中重施李璋故技,贿赂建阁工匠,预先得到阁子的尺寸,量体裁衣,织美毯以献,拿到新阁一试,果然严丝合缝,仿佛定做一般。
其三,唐宋故事明代又重演来过:英宗正统初年,太监王振当权。一次,王太监起造新宅,江南巡抚周忱派人偷偷测量听事厅内室的广袤宽长,据以织出精美的绒毛地毯献上。公公当场去试,又是一个毫厘不爽。
这三个把戏,情节大同小异,结果却大不一样:史书没提李璋送地毯时宰相杨收的反应,只知道后来杨收坏了事,李璋也随之得罪,显系一党。太监王振呢,他是个“爽利人”,收到那一份别致的礼物后,不禁喜形于色,以后周忱但有所请,无不应允如意。王振死后抄家,搜出一尊金观音,背后镂文写的是:“孝孙周忱进”——都成一家子呢!而大家同使“地毯计”,南宋那位蜀帅郑刚中可就巴结到马腿上去了。秦桧兢兢独相二十载,最怕,也最忌讳人“探其阴事”。郑刚中的心意往他阁子地上一铺,他就明白了,好,对不起!后来找机会就把姓郑的搞掉了。
地毯的金贵,在于它的经纬线里织进了进献者的百般巧思。献上这块地毯,满以为自己脚下也会展开一席通向名利场的红地毯。只可惜世上没有药能包治万病,同一出“地毯计”,你来演是鲜花,我来演却是鸡蛋,有人受捧,有人吃艮。
真是世事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