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律师为失去眼睛的中国受害者代理美国官司

(2011-01-21 17:49:12)
标签:

财经

分类: 博士伦润明护理液案
怀疑使用润明水凝护理液导致角膜炎 失去右眼2007年 律师代理涉外诉讼美国打官司

  

  5年前,26岁小伙刘郁(化名)因使用博士伦润明水凝护理液导致角膜炎,最终失去右眼。一名同样长期使用博士伦产品的律师出于义愤,替他到美国法院起诉博士伦。

  时至今日,官司仍未了结。律师表示,这是因为博士伦公司采取了“先国内后国外”的赔偿原则,什么时候赔偿能轮上中国小伙仍是未知。

  痛失右眼

  疼了一个月 小伙做摘除手术

  2006年1月15日,是刘郁一生都难忘的日子。那天,只有26岁的他接受了眼球摘除手术,从此失去了右眼。

  刘郁说,在手术前的一个多月,他总觉得右眼刺痛,但无论是水洗还是嘴吹,里面的脏东西就是出不来。

  刘郁从事工程勘测方面的工作,长期在外风吹日晒,眼睛有点小毛病在所难免,他最初没在意。但渐渐地疼痛加剧,刘郁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只好去医院就诊。

  医生仔细检查了他已经变得通红的眼球,得出结论:得了真菌性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炎和一般的角膜炎不一样,它很难通过药物治疗,致盲率极高。由于病情发现晚,医生遗憾地告诉刘郁,眼睛保不住了,必须手术。

  那时刘郁正值事业发展期,他还没结婚,有个相恋多年的女友。这个残忍的现实,刘郁不知道该如何告诉单位,告诉恋人。

  真菌性角膜炎在现实中发生率极低,刘郁恨老天爷,为什么把这个霉运摊到了他的头上。手术后,他哭了很多次。

  2006年5月的一天,术后静养期间百无聊赖的刘郁无意中读到一条新闻:博士伦公司就“润明水凝护理液导致角膜炎风波”向消费者致歉,博士伦全球副总裁在北京发表声明,称该产品增加了消费者感染角膜炎的风险,决定召回。

  为了工作上的方便,刘郁一直戴博士伦的隐形眼镜。而从2005年开始,刘郁一直用博士伦的“润明水凝护理液”。因为朋友们都说,它的保湿性好,用了以后隐形眼镜对眼睛的刺激感最小。

  而根据报道,润明水凝护理液导致的角膜炎是特定的,正是发生概率极小、导致刘郁失去右眼的真菌性角膜炎。

  新闻曝光

  征集受害者 律师要去美国维权

  “润明水凝护理液导致角膜炎”的新闻一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它也引起了雷曼律师事务所北京分所律师郝俊波的关注。郝律师毕业于加拿大约克大学,取得法学硕士学位后曾在加拿大做过一段时间的律师,之后回国专攻涉外诉讼。

  郝律师也是个近视眼,因为热爱拳击和游泳,平时戴隐形眼镜。看到新闻报道,他为自己的幸运长长舒了口气,虽然他选择的也是博士伦隐形眼镜,但护理液用的是其他品牌,因此躲过了一劫。

  郝律师注意到一个新闻细节:2006年2月,润明水凝护理液就已经从香港、新加坡等东南亚区域下架,比从中国内地召回早了三个月!

  雷曼律师事务所与美国芝加哥威斯勒律师事务所一直有合作。一位来华办事的美国律师也告诉郝俊波,其实在公开报道之前,美国已经出现大量因润明水凝护理液导致真菌性角膜炎的事例,其中部分人像刘郁一样已经永久性失明。

  众多美国消费者已经将博士伦公司推上被告席,其中部分案件正是美国芝加哥威斯勒律师事务所代理的。“博士伦公司在明知护理液可能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情况下,仍然延迟三个月才在华宣布真相,存在严重过错!”出于公愤,郝俊波联系了多家媒体,公开征集受害者,表示将替他们到美国法院起诉博士伦。

  护理液风波 多人陈述“痛苦史”

  2006年底,刘郁联系到郝俊波。刘郁说,要没有那些报道,自己根本不会往护理液这儿想。

  像他一样的人还有很多。来自北京的刘女士告诉郝俊波,用了润明水凝护理液之后,她感觉眼睛疼得像猫抓一样,“当时几乎什么都看不见了,根本不能正常生活”,最后实施了角膜移植手术。

  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的李先生说,用了这款护理液,如今“眼睛严重充血,怕见光”,最难受的时候“眼睛睁不开,每天用块湿毛巾捂在眼睛上,生活不能自理”。

  来自河北石家庄的李先生则这样陈述该款护理液的“罪状”:“一天晚上,眼睛突然非常疼,实在忍不住了在凌晨4点就去医院挂急诊。”

  美国起诉

  律师承诺“如果败诉律所埋单”

  针对此事,大家一个普遍的质疑是:干吗要去美国打官司,成本太高了吧?

  郝俊波称,他相信绝大多数人购买护理液之后,不会专门为它开发票。在国内打官司,发票是重要证据,没发票,就会被法官视作无法证明买过这种商品,没法证明买过,又怎么证明它侵权?

  而在这些细节问题上,美国法律更“实诚”:你不用拿发票,只要当庭宣誓说你买过,并坚称不是说谎,法官就认可你买过。

  另外,郝俊波还承诺,此案将采取律师风险代理方式。如果胜诉,律师从赔偿金中收取律师费用;如果败诉,则一切费用由律师事务所埋单。

  在咨询电话中,郝俊波一遍又一遍地解释了“赴美起诉”的意义。最终,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消费者的诉讼材料纷至沓来。

  意料之外

  中国医生字迹潦草 “毁”了证据

  但在整理证据阶段,“无厘头”的问题出现了。要确认“使用问题护理液”与“患眼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真菌性角膜炎的确诊记录是关键。

  国内医院往往诊断粗糙,不给患者做细菌培养实验确认致病菌种,就大笔一挥写上“角膜炎”三字,开出大量广谱抗生素就算万事大吉。

  但如果少了“真菌性”这三个字,诉讼的难度将大大增加。而对于很多患者尤其是已经治愈或已经经过手术的患者来说,再去“补充证据”已不可能。

  中国医生潦草的字迹也成为诉讼阻碍。很多病历上的字迹不清难以辨认,且又涉及医学专业术语,将其全部核实清楚并翻译成英文,郝俊波足足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经过再三斟酌,郝俊波只将刘郁的诉讼材料邮寄给美国合作律所,由其代为起诉。“一是考虑他的证据最足,二是考虑他的损害后果最严重,胜诉可能性最大。如果他获赔了,我们再要求法院以同样的方式处理其他受害者的案子。”他说。

  诉讼插曲

  博士伦盗用质量协会名义“正名”

  准备诉讼的过程中,出现了插曲。

  据某媒体2006年11月的一篇报道,“……为了打消记者的疑虑,销售人员从柜台上拿出一个牌匾,牌匾上写着:中国博士伦已获准加入了中国质量协会中国质量信誉咨询系统,润明新概念除蛋白护理液(另一种新推出的护理液)成为符合AAA级公示标准的中国质量信誉公示产品”。“记者打开博士伦中国官方网站,其网页跳出‘重要声明,博士伦获权威机构最新认证’”字样。

  但一个星期后,出现了戏剧性变化。中国质量协会焦根强副秘书长通过媒体辟谣:博士伦公司在冒用中国质量协会名义,该协会没有进行且没有授权任何组织进行“AAA级公示标准”认证。

  诉讼继续如期进行。2007年3月30日,美国纽约州最高法院正式受理了刘郁诉博士伦案。

  案件进展

  是否达成和解还在等待

  时至今日,案件仍未了结。郝俊波告诉记者,此前,美国消费者起诉博士伦的人数在400名左右,部分消费者已经以庭外和解的形式获赔。

  每与一名消费者达成协议,在支付赔偿的同时博士伦公司都会要求对方签订一份保密协议,不向外界透露具体案情、赔偿数额等内容。因此,尽管官司已有胜诉案例,郝俊波却无从参考。

  他透露,博士伦公司也一直在和刘郁谈和解。谈判是美国合作律师代为进行的,他和刘郁都没去美国。

  他解释道,根据美国法律,调解是独立于法院诉讼程序之外的。法院立案后,如果一方当事人申请调解,另一方也表示同意,法官则中止审理,由当事人庭外协商。

  郝俊波也表示过,尽管刘郁在医院诊疗方面的证据已经是最“强”的,但博士伦一方仍认为存在瑕疵。如果不选择调解,而是等待法院判决,刘郁可能会“吃亏”。“调解没有时间限制,什么时候觉得调解不行了,再去找法院,法官才会继续审理。”郝俊波说,美国合作律师告诉他,博士伦公司的原则是“先国内后国外”,由于美国起诉的消费者人数众多,刘郁何时能与对方达成和解协议,还是未知。

  探访当事人

  女友不离不弃小伙已结婚

  如今,刘郁和律师联系的次数不如以前多了。手术后,为了美观他安了假眼,平时戴墨镜。

  不幸之中刘郁也是“幸运的”。尽管他失去了一只眼睛,女友却始终不离不弃,备受感动的他在起诉后不久就和她结婚,如今两人已经有了孩子;由于刘郁工作一贯表现出色,单位也没因为残疾问题将他辞退。

  经历了情绪上的大起大落,刘郁对往事和今天的生活都已经不愿详谈。他说,不了解他过去的人根本不知道他有一只假眼,这让他欣慰。他希望过宁静的生活,与博士伦的这场诉讼,他宁愿忘掉。

  从2006年宣布召回后,博士伦润明水凝护理液就已经从市场上消失。

  就刘郁的诉讼,记者致电北京博士伦公司询问进展。该公司负责此类事务的政府事务部工作人员李先生表示,事发后他还没进入公司,不知情;分管此类事务的副总经理也是在事件过后才任职的。

  截至记者发稿,博士伦方面始终没有正面回应。 文/记者付中

 http://news.sina.com.cn/c/2011-01-17/115421829206.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