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选择加入华为公司 (二)

(2009-09-22 17:36:36)
标签:

华为

面试经过

海外

高端职位

技术

宏观

集团总部

ibm

对比

选择

分类: 我在华为

    回来碰到一个大学就认识的老朋友,中央的公务员。聊了会儿QQ,五点就下班去接孩子了,让我好生羡慕,呵呵。接着写下文。

 

    我们确定了我原公司附近的一个咖啡厅作为面试地点,下午时分,人会比较少。又有轻轻的音乐,似乎适合互动式的交谈,而不是面试这种庄严的场合。不过,后来的面试,的确演变成了互动式的谈话。我先到,自己带了份饮料,也给面试官点了一份,毕竟要说好久的话呢。

通常来说,外企的终面一般都是软性素质的考查,更多涉及人的性格,适应性,应对困难的能力,沟通能力,团队能力等等。专业能力的考查会安排在此之前,终面也不会去测试语言能力,早在之前就说过了。早在校园招聘应聘P&G时就深知这些安排,因此到了这个环节让我很放松了。开门见山,总监说,你的试卷和上一次的面试意见我都看过了,他们推荐了你,也是唯一推荐到我这里的人选。接着,他更多的问题涉及到我思想的深层,为什么考虑跳槽,有什么样的打算,是否真心想加入IBM,过来以后可能面对的困难。他还直言不讳的告诉了我他的管理风格,非常的Tough,不知道我能否适合这样的风格。总之这个过程,感觉成了互动式的方式,他在选择我,也让我处处感觉到,我也可以选择他们。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他还说,现在我的公司福利很好,到了IBM恐怕不会有那么照顾到家保姆式的员工福利。呵呵,这不是我关注的重点,现在想来,已经处处在暗示我对我很满意,录取有望。

    面试结束后,他还开车送了我一段路,直到公司附近。果不其然,两天后的早上我就接到了录用通知,并告诉我下午会再次给我电话,将年薪的详细情况分解给我,告诉我Package.

甚至,他们催着我能不能很快签offer,我也就想先签着吧,只要不是签合同,因为我其实还在等华为的消息,虽然华为早在两周前就面试了,但是一直告诉我等待。原谅我,我还真跑去把offer签了,体检表都拿了,他们都等着我去最后报道呢。外企就是外企,氛围都那么熟悉,走进IBM,那种气息就是外企的气息,连使用的办公系统,都和我以前的公司一模一样。全球性的公司,还是很多同质化的东东。

 

3、说说应聘华为的经历吧,终于到了主题。

    相信上过论坛的朋友都知道,华为的社招审批流程极其漫长,这几乎是永恒的话题,审批上一个月是很快的了,一个半月正常,两个月ok,三个月也可能,半年以上也不是没有。呵呵,这些都是网上看到的话题,当然我以前都不知道。我算很幸运的,从面试到录用就等了两周,似乎是超乎寻常的快了。

    我是直接在华为的全球官方网站注册并投递简历的,注册简历后两天内就给了我电话。后来有些人问我是如何让华为联系我的,我就说了这个方法,他们似乎觉得不太可信。我也不清楚,也许有些公司的官方网站开放的职位不一定是真实的在招人吧,很多简历也许就进入档案库了。现在别人问我怎么应聘华为,我还是说这个方法,我相信这是最好的办法,除非你能赶上HW在大城市专场包酒店搞招聘会,通常没有别的渠道,当然对于很高端的职位,猎头可能会找到合适的你。接到电话我正在办公室忙呢,我说晚上七点钟好么?那个时候比较方便。

七点多接到了电话,电话那头的人员向我说抱歉,刚才吃饭去晚了一会儿,我说没关系。很明显,这应该是HR的电话,电话面试就开始了。其实我投的是一个海外的职位,但那个HR极力推荐一个新新的职位给我。因为这个职位似乎在业界没怎么听说过,粉神秘的样子,我也不知道到底要搞些啥,他就说,你的学历背景和工作经历和这个职位很吻合,你能接受换到这个职位么?我说挺前瞻的,我可以接受。这个职位的确比较High,不是说很高端的意思,而是通常在全球性的公司的集团总部才会有,很宏观。后来证明了这一点,几乎要和全球各大洲的同事配合才能完成工作,因此我至今对全球主要国家的时差门儿清。不过,刚开始我一度找不到感觉,还是我的领导让我找回了感觉,这是后话了。

 

    电话面试半个小时,无非就是看我是否适合这个职位的基本素质。完了问我周五下午能否去面试,我说ok。周五下午的面试一共四轮,包括一轮英语口试,安排得很好,领导们都在,没有出现网上说的面试一次要去几次坂田基地的情况,去过一次可不容易呢。那时还没有集体面试,现在都会被群K,因此对于群面华为,我没有更多的经验。当然,我对群面并不陌生,早在大学就经历过几次,这个后面的文章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再开专栏。到了基地,面试地点就是我后来的办公地点,宁静的湖水,碧绿的草坪,古色古香的办公大楼,面试官拉开窗帘的一刹那我就被震撼了,太美了。

第一轮专业面试,问了很多专业领域的问题,当然也涉及到基本素质的考查。第一轮就搞了1个多小时,完了叫我等待进入下一轮,并给我一支水。

等待的时间很短,毕竟就我一个人今天专场,第二轮是个专家级人物,大家都叫他李博,公司这样的博士不少,用这样的称呼是尊称。第一轮专业已经考得差不多了,第二轮让我始料未及的是问了我很多大学时候的情况,已经过去两年,有些事情不一定记得很清楚了,目的就是看我的素质,从学校的经历看到未来的潜质,这也是HW很重视的一点。有些问题是很难回答的,我感觉我的表现不如意,我自己都不觉得很好,如果落马,就是这关了,我后来想。

完了让我继续等待,第三轮综合面试,是我的部门总监,这是我后来知道的。问的问题很直接,当然主要是考察软性能力,同时开始谈offer,其实offer不是我最关注的,我知道HW的offer决不会差,即使刚开始差那么几百,那完全谈不上差距,后来事实证明了我的判断。

最后是英语口语,面试我的MM在我入职后就外派出国了,我一度想见到她都没有机会,呵呵。

开始英语那关的时候已经下班了,看来不知不觉已经进行了6个小时,期间我在二面结束三面等待的时候还给同学发了个短信(同学也在华为),自信的说有戏,已进入第三轮了。口语测试是最容易的,安排在最后也说明是有戏的,没有戏的话还测这个干嘛,有做HR的朋友看到这说是不是呀?

一个下午一点没觉得累,只是觉得离小时候的梦想突然如此的近。我上初中的时候就傻傻地想以后去华为上班,天知道那时候为何有这种想法,都不知道华为做啥的。哈哈。就是这种最原始的想法,也许促成了我后来放弃IBM,加入华为的动力。有时候,选择某些东西的理由是非常简单的,也是可能让外人觉得非常幼稚的。

 

华为offer的电话在两周后的一个周六响起,期间我打电话去问过,电话面过我的那个GG让我继续等待,说他们还要面试一拨人,因此我仍然抱有希望,我相信如果我不合格早就可以直接被拒绝了,而无需告诉我他们还在面试人。接电话的时候正在山脚下准备爬山,看到号码我就明白了。

 

很快面临选择的问题,没有人会觉得很容易吧,我问过好几个人,他们的建议几乎都是IBM。

我认识一个猎头的朋友,那个猎头也是因为想猎我而认识的(当然后来发现无法猎,我毕竟才毕业两年)。他说我加入华为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文化的适应性,别的都没什么,如果你能够吃苦的话。的确这是一个挑战,毕竟外企的文化还是不同的,外企很舒服,下班走人就好。

我没有更多的办法,我只能跟从自己的内心,我只是在想,我更倾向于哪一个,如果我选择了IBM,那么现在就会是完全不一样的工作和生活场景,人生因此是无法预料的,也是无法去安排的。内心里更多的声音倾向于哪里,那么就去哪里吧,没有对错。选择了就没有后悔过。当我打电话到IBM总监时,我的语气很抱歉,他也调侃说,我知道你现在打电话不会有什么好事情。不过同样祝贺你,他很想知道我选择了哪个公司,他说他想知道IBM最终输给了谁。最后不管是不是他的客套话,说如果以后还想回来随时给他电话,这已经足够让我觉得IBM一定是一个国际化职业化程度相当高的一个公司。

选择没有对错,当在华为三个月转正答辩,领导要给我调薪的时候(调薪幅度超出了我的预料),我的官方对白是:与其选择一个规范的流程化极高的已经国际化的跨国公司,不如在一个正在走向国际化的中国的跨国企业,能够学到的东西多吧。

 

其实,这已经是我真实的想法。每天我们都会有很多选择,这篇文章希望对大家的职业选择有所帮助。

 

------------------------------------------------------------------------------

相关文章:

    我如何加入华为公司(一)

     华为--可欣赏也可心动(一)

     你可以用肉眼看到的华为(二)

     [转载] 我做华为家属这十年

     Proud of Hua Wei Staf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