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对优化的限制原则
“以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关注的核心是资源的稀缺程度如何能被人类的经济活动所减少”,通过分工和专业化来实现财富的增长,换言之,古典经济学是通过研究劳动力这一可以循环的资源来实现经济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古典经济学依然是循环经济学。并且斯密非常重视人的道德情怀在经济中作用。
从马歇尔开始经济学开始有了分析的框架,但是这一分析将经济学定位在资源配置上,劳动力只是经济的投入要素之一,价格由供求关系来决定,而供求关系可以决定价格,这是现代经济学的所有出发点,其实循环论证,但是他在数学上的完美和简洁让希望将经济学变成数学的人们爱不释手。萨缪尔逊彻底发展了马歇尔,几十年来经济学变成了简单的数学,尤其是边际的概念和高等数学中微积分的概念如出一则和惊人的吻合,“经济学家就是一只关在数学笼子里的会说供给和需求的鸟”。
经济学成为了一门优化的科学,对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数学。用线性规划来描述就是,在限制条件下的,优化方程的求解。经济学家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到经济系统中最优化解,最优化解的目标方程更简单,就是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在这里经济学是一条直线,一条从投入到产出,从供给到需求的直线。这里问题是明显的,资源是有限的,换言之。投入是有限的,产出也是有限的,供给使有限的,而需求是无限的,无限的需求最终会消耗万有限的资源,因此现代经济学为现代人提供了悲剧意识。
资源的循环和增值解决了这一问题。资源不仅要循环,而且要在循环中增值。资源的原始值为Y,在使用中不断增值△Y,△Y的不断增加就是资源的不断升值,当△Y为零时,资源必须返回原始状态。在资源的不断升值中,如果产生污染P,就应视同为负的增值,就是成本。
因此我们可以为现代经济增加三条限制原则:一是资源的终止值应该高于和等于初始值,如果终止值为Z,那么 Z ≧ Y。如果终止后的资源不能循环,Z=0,这样的资源不能开采和利用。
二是资源的使用必须增值,在资源的增值过程中,污染是一个负的增值,加上增值过程中的成本,这个原则可表述为:△Y - P – C > 0 (C为生产成本)。
第三条原则就是人们的消费量应该限制在增值量上,如果消费量为X,那么:
资源的增值曲线是一条沿时间而不断上升然后不断下降回到原始值的曲线。
从资源的被开发利用开始,资源被不断地升值,直到不能升值为止,然后开始下降到没有价值回到资源的回收状态,开始第二次循环增值。
我们以铝的开发使用来说明:
流程
铝矿----〉氧化铝------〉铝锭------〉铝箔------〉易拉罐-----〉易拉罐回收
价格
50美元
易拉罐的回收又可以回到铝锭再次开始铝的循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