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的经济学问题
目前关于油价上升出租车提价的声音又大起来,不管声音发自何方,不理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需要认真看看出租车的经济学问题,理性地处理有出租车产生的社会经济问题。
首先出租车经济不是一个自由经济,而是由政府控制的市场经济,或者说出租车是一个垄断行业。政府通过控制数量和许可证制度来控制出租车市场,因此出租车价格从来就是扭曲的,何来油价上涨出租车提价一说。确有专家提出与油价挂钩的出租车价格模型,但只在学术刊物上见到。现实生活中鲜见。在政府管制的市场中,价格不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参予各方在政府的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中的话语权决定的。
在出租车市场中,参与者有三方:消费者,出租车公司和出租车司机。在这三方中,弱势群体是出租车司机。消费者可以通过不消费或者少消费来说话,在决策过程中,有价格听证会可以参与。出租车公司是最有话语权的强势群体,他们是出租车的拥有者,经营者,甚至是管理者,而出租车司机是出租车公司的劳工,承租人,他们承担市场风险但没有相应的回报。在政府决策中出租车公司经常以出租车司机的代言人出现,尤其是我国没有出租车工会,出租车司机在政府的决策中几乎没有一点声音。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况是,许多城市在管理时将出租车作为公共交通工具,而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去把出租车作为私家车。如上海在规定隧道的通行时间上,把出租车作为私家车,在高峰期允许公共汽车而不允许出租车通过。
调查上海出租车司机的每天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不难发现出租车司机的收益是最低的。在每天约700元的收入中,380元是上交出租车公司的费用,约占出租车收入的55%; 汽油的费用大约在200—250元,约占30%; 而出租车的收入只有15%。这一收入结构可以说明,管理公司是最大的受益者,提高油价不能改善出租车司机的收入。出租车司机已经成为城市的低收入者,在广州这样的城市,过去的广州出租车司机已经不再从事这一行业,出租车司机已经几乎全部变成外地民工。而上海的出租车司机几乎全数下岗工人,他们每天工作12到18小时,但收入只在2500元左右。
由于油价上升而提高出租车价格的合理性不存在。因为出租车价格的提高,消费者会减少,出租车的总收益会下降。而最大的可能性是三方不受益,出现了经济学中的“无谓损失”现象。
油价的上升实际上出租车是受益的,因为许多私家车的车主可能由于油价过高而使用出租车,提高了对出租车的需求,使得出租车司机的总收益提高。我曾经就涨价问题请教过若干司机,大部分司机反对提高出租车价格,说明出租车司机比我们许多所谓的经济学家更懂经济学。
我的主张可能与经济学无关:通过降低司机上交的管理费用来补贴由于油价上升带来的出租司机的损失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或者是把管理费上缴与油价挂钩应该更可行,把油价上升因素消化在管理成本的降低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