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世事实视——还原因果 |
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在许多人眼里是一个谜。
汽车先在“世界公园”及村中的一个别墅群中转一圈,然后到村委礼堂停下。寒暄一番后,在华西村党委孙副书记的陪同下,我们参观农民公园中的“华西之路”图片展,听他讲解华西村的发展情况。一路上,见到很多全国各地来的旅游团,在导游的带领下,带着好奇、惊讶还有狐疑的神情在看图片、听解说、问问题。完了之后,我们就到礼堂听老书记吴仁宝演讲、观看华西村特色艺术团的歌舞表演,最后到金塔俯瞰华西村、用餐。
经这一番走马观花,感觉华西村经济发展还不错,看起来很实在,没有想象中大寨、大庆那种样板式的痕迹。吴书记的讲话,也非常实在,确能体现出他所说的华西村“实事求是”的精神,连坐在我边上的台湾《联合报》的谢记者也不断点头称是。
此行的观感主要有三点——
首先,是华西人会站在对方立场想问题。吴书记在演讲时,旁边就站着一位女同志作翻译。他说他的普通话不太好,为方便大家,故多此一举。我认为这很难得,因为国内方言众多,大家虽然都说普通话,但彼此之间的差异有时并不小于两种外语。记得当年李长春赴广东任书记时,在飞机上接受广东本地媒体的采访,很高兴地对大家说,广东话其实不难听懂嘛。随行人员告诉他,记者说的是普通话啊!俗话说“天不怕,地不怕,最怕两广人说普通话”。说真的,如果没有翻译,吴书记的普通话也让人头疼。他主动配个翻译,一来说明他年纪虽大,但还是个明白人;二来说明他会站在对方立场想问题,与人方便。在观看演出时,他就不停地问我和谢记者是否能看懂,并不时加以解释。用这样的态度做市场,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
其次,是他们的市场意识很强。华西村在工业致富出名之后,全国各色人等蜂拥而来,他们就趁势成立旅游公司,搞起了旅游。先后建成了龙湖、桥文化、万米长城、白宫、悉尼歌剧院、凯旋门等景观,前不久还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民间民族菜肴华西美食节”,不断进行充实、创新。据孙副书记说,现在每年到华西村的游客有120万人,门票、游玩、住宿、吃喝等收入超一亿元人民币。经济效益比办一个厂还厉害,社会效益就更不用说了。这在全国几条出名的村子里面是绝无仅有的。采访时我问吴书记,深圳南岭村建了长城,你们也建了长城,基于什么考虑?他说,一是长城本身就是旅游景观;二来是用长城将景区围合起来收门票,方便管理!
最后,是他们的品牌意识很强。中国股市有个“华西村”,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来之前,我也了解他们以“天下第一村”——华西村这个品牌,分别联手淮阴卷烟厂和四川五粮液酒厂推出了相关品牌的烟、酒。他们的服装等,也以“华西”和“仁宝”命名……吴书记说,用“华西村”等为名,就是要给人信心。我注意到,在华西金塔餐厅门口,就挂满了他们获得省市和国家各级机构颁发的名小吃、名菜金属牌子。餐厅的包房,据孙副书记介绍,也是以村或厂的干部名字命名,哪天谁考核不合格,就予以摘牌,让大家时刻当心。
我一直有个疑问:华西村十几家公司下面的七十多家厂是怎样解决市场问题的?孙副书记回答说,他们一直很注意调研和推广,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还解决得比较顺当,如华西钢铁建材总公司,产品给村里相关企业做原材料,还供不应求。我想,华西村如果确实能通过自己的能力,用市场方法解决了产品的市场问题,并保持应有的盈利水平,那它就是一个成功的经济实体,名实相符。至于外界众说纷纭的配给制度、分配方式、管理方法等,那是他们的“内政”,外人无需过多“干涉”。
来去匆匆。离开的时候,我心里的谜底尚未揭开,也主要因这一“市场”因素。孙副书记说,有空你单独来调研吧,我欢迎你!我期望有这样的机会。
扬州雅痞二○○三年十月二十日星期一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