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世事实视——还原因果 |
无根的女子
文/扬州雅痞
有人说女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扬州雅痞认为此言不虚,前几年在滇、藏、川游历,至今想起,最令我动心的并不是哪里的风景,而是那些在路上遇到的奇女子。
小不点儿就是其中的一个。
到西藏的第一天下午,我刚从八廊学旅店20元一天的钢丝床上睁开眼,就听到同来的深圳山友在聊天。咦,真奇怪!怎么有女孩子的声音?这女孩子就是小不点儿——她的真实姓名叫什么,甚至姓什么到现在我似乎都未曾问过,她自然也没告诉过我;小不点儿是我们给她起的外号,而她也欣然接受了——其时她正背对着我说话,头发剃得短短的,待她转过身来,女孩子的特征还是弱了点,一副豆芽型初中生的样子,惹人怜爱,但绝无杂念。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弱小的身躯,却是三个月前一个人从北京出发,穿越新疆的“死人沟”,从阿里那边一路坐顺风车来到拉萨的;在拉萨也已厮混了一个多月。
同来的深圳山友第二天就开始忙着做攀登宁金抗沙峰的准备,剩下我一个人在拉萨等之前约好的伴准备去阿里,于是就和小不点儿在一块玩:问阿里路上的情况、到拉萨邮电局的电线杆边一个老太婆摆的摊子上喝酸奶、到刚拉梅朵酒吧喝酒看书……从交谈中得知她老家在贵州,是独生女,自己在北京干活,父母还在老家,这次是辞工到西藏来的,在拉萨还要凑些人一块去转圣湖——玛旁雍错。
几天后,我出发了,她仍然留在拉萨。
一路上,我们的贵桑老爷和他的老爷车子都是慢悠悠的,速度最快的是到每一个目的地之后找老相好,好几次我们找他吃饭都找不到。经历了抛锚、陷泥、车顶油桶漏油、夜半大灯失明等一系列风波,7天后的下午,我们的车子终于到了圣湖边上的霍尔。晚餐之后,我在门口闲逛时,突然发现了小不点儿!想不到在此能再度遇上,她双脚离地奔我而来,我们来一个720度的拥抱,并紧依着照了一张照片。由于当晚还要赶到巴嘎,我跟她在此匆匆别过。
差不多20天后,我回到了拉萨。某天晚上,我正在北京东路走着时,突然又见到了小不点儿——在神奇的高原,能跟一个萍水相逢的人别后各走各路,却又三度相逢,也算得上神奇了,于是拉她去喝酒。
在拉萨,象小不点儿这样的女孩子还真不少,曾在刚拉梅朵酒认识一个从东莞过去的女孩,已经在拉萨待了几年,她说要等青藏铁路修好之后坐第一班车离藏回家——拉萨的消费其实出乎想象的低,食住一天下来40块就可以很不错了;旅馆里各色人等来来往往,挺有意思的,不会闷;在拉萨,最紧缺的是时间,而最大的障碍来自世俗之心。但在这些人里面,小不点儿给我的印象很深,所以在我回归世俗生活之后,对朋友谈起这些人的另类人生态度时,每次都举小不点儿为例。
在拉萨道别后我们一直没有联系,想不到前几天某个晚上差不多12点时,她打电话给我,说她现在在深圳,明天一早六点就坐火车去杭州。虽然第二天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跑出去见她。一年多没见,她的改变并不算大,还是一副豆芽型初中生的样子,只是言词间偶尔掠过一丝忧郁。
我们找了一家安静的酒吧坐下聊天。她说去年回到北京后,在一间培训公司干活,今年sars期间,公司经营惨淡,给大家放无薪假期,于是她又跑去了拉萨。在拉萨期间,她跟另外两个在拉萨认识的女孩子盘下了一间巷子里、带着一个小院子的铺面,每人拿出1万多块钱,装修了一番,请了两个藏族女孩子在打理,白天做藏民的餐饮生意,晚上就呼朋引类来喝酒;而在装修期间,她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这次就是一块去三亚自助游途经深圳的。说起那个要坐第一趟列车出藏的东莞女孩,她说她还在拉萨,不久前一个人骑自行车走滇藏线要去云南,但走了20来天才到然乌附近,大家都说她要完成旅程有点悬……
这一年来,我为了生活,不停地奔波着、算计着别人也被别人算计着……在谈话的当中,我并非有意地问了一些很世俗的问题,比如,在拉萨的馆子这样经营行不行?如果生意不好怎么办?父母远在贵州老家,万一需要照顾时怎么办?……哆哆嗦嗦的,有点像《大话西游》中的唐僧那样大煞风景。好在她似乎并不介意,说自己现在已经20大几岁了,我说的这些她并不是没想过,只是能掩藏就掩藏住罢了。
在酒吧微黄的灯光下,我注意到,她在说这些时,语速比平时慢了许多,特别是说到父母的事情时,眼里还泛着泪光。
凌晨2点,我们道别。在回家的路上,我却不停地想起那些在西藏的日日夜夜,天国一般的美景,神仙一般的游客,闲云野鹤的我……心潮澎湃,以至一夜无眠!其实,她们不是无根,只不过更多的是按自己的想象或理想去过日子,在我们这些在世俗生活打拼的人看来无根而已。偶尔,她们也会为世俗的事情忧虑,而藏于我们心底的异于世俗的回忆或想象一经唤醒,难免心底激情,也渴望超凡脱俗。
2003年12月13日星期六于深圳
文/扬州雅痞
有人说女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扬州雅痞认为此言不虚,前几年在滇、藏、川游历,至今想起,最令我动心的并不是哪里的风景,而是那些在路上遇到的奇女子。
小不点儿就是其中的一个。
到西藏的第一天下午,我刚从八廊学旅店20元一天的钢丝床上睁开眼,就听到同来的深圳山友在聊天。咦,真奇怪!怎么有女孩子的声音?这女孩子就是小不点儿——她的真实姓名叫什么,甚至姓什么到现在我似乎都未曾问过,她自然也没告诉过我;小不点儿是我们给她起的外号,而她也欣然接受了——其时她正背对着我说话,头发剃得短短的,待她转过身来,女孩子的特征还是弱了点,一副豆芽型初中生的样子,惹人怜爱,但绝无杂念。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弱小的身躯,却是三个月前一个人从北京出发,穿越新疆的“死人沟”,从阿里那边一路坐顺风车来到拉萨的;在拉萨也已厮混了一个多月。
同来的深圳山友第二天就开始忙着做攀登宁金抗沙峰的准备,剩下我一个人在拉萨等之前约好的伴准备去阿里,于是就和小不点儿在一块玩:问阿里路上的情况、到拉萨邮电局的电线杆边一个老太婆摆的摊子上喝酸奶、到刚拉梅朵酒吧喝酒看书……从交谈中得知她老家在贵州,是独生女,自己在北京干活,父母还在老家,这次是辞工到西藏来的,在拉萨还要凑些人一块去转圣湖——玛旁雍错。
几天后,我出发了,她仍然留在拉萨。
一路上,我们的贵桑老爷和他的老爷车子都是慢悠悠的,速度最快的是到每一个目的地之后找老相好,好几次我们找他吃饭都找不到。经历了抛锚、陷泥、车顶油桶漏油、夜半大灯失明等一系列风波,7天后的下午,我们的车子终于到了圣湖边上的霍尔。晚餐之后,我在门口闲逛时,突然发现了小不点儿!想不到在此能再度遇上,她双脚离地奔我而来,我们来一个720度的拥抱,并紧依着照了一张照片。由于当晚还要赶到巴嘎,我跟她在此匆匆别过。
差不多20天后,我回到了拉萨。某天晚上,我正在北京东路走着时,突然又见到了小不点儿——在神奇的高原,能跟一个萍水相逢的人别后各走各路,却又三度相逢,也算得上神奇了,于是拉她去喝酒。
在拉萨,象小不点儿这样的女孩子还真不少,曾在刚拉梅朵酒认识一个从东莞过去的女孩,已经在拉萨待了几年,她说要等青藏铁路修好之后坐第一班车离藏回家——拉萨的消费其实出乎想象的低,食住一天下来40块就可以很不错了;旅馆里各色人等来来往往,挺有意思的,不会闷;在拉萨,最紧缺的是时间,而最大的障碍来自世俗之心。但在这些人里面,小不点儿给我的印象很深,所以在我回归世俗生活之后,对朋友谈起这些人的另类人生态度时,每次都举小不点儿为例。
在拉萨道别后我们一直没有联系,想不到前几天某个晚上差不多12点时,她打电话给我,说她现在在深圳,明天一早六点就坐火车去杭州。虽然第二天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跑出去见她。一年多没见,她的改变并不算大,还是一副豆芽型初中生的样子,只是言词间偶尔掠过一丝忧郁。
我们找了一家安静的酒吧坐下聊天。她说去年回到北京后,在一间培训公司干活,今年sars期间,公司经营惨淡,给大家放无薪假期,于是她又跑去了拉萨。在拉萨期间,她跟另外两个在拉萨认识的女孩子盘下了一间巷子里、带着一个小院子的铺面,每人拿出1万多块钱,装修了一番,请了两个藏族女孩子在打理,白天做藏民的餐饮生意,晚上就呼朋引类来喝酒;而在装修期间,她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这次就是一块去三亚自助游途经深圳的。说起那个要坐第一趟列车出藏的东莞女孩,她说她还在拉萨,不久前一个人骑自行车走滇藏线要去云南,但走了20来天才到然乌附近,大家都说她要完成旅程有点悬……
这一年来,我为了生活,不停地奔波着、算计着别人也被别人算计着……在谈话的当中,我并非有意地问了一些很世俗的问题,比如,在拉萨的馆子这样经营行不行?如果生意不好怎么办?父母远在贵州老家,万一需要照顾时怎么办?……哆哆嗦嗦的,有点像《大话西游》中的唐僧那样大煞风景。好在她似乎并不介意,说自己现在已经20大几岁了,我说的这些她并不是没想过,只是能掩藏就掩藏住罢了。
在酒吧微黄的灯光下,我注意到,她在说这些时,语速比平时慢了许多,特别是说到父母的事情时,眼里还泛着泪光。
凌晨2点,我们道别。在回家的路上,我却不停地想起那些在西藏的日日夜夜,天国一般的美景,神仙一般的游客,闲云野鹤的我……心潮澎湃,以至一夜无眠!其实,她们不是无根,只不过更多的是按自己的想象或理想去过日子,在我们这些在世俗生活打拼的人看来无根而已。偶尔,她们也会为世俗的事情忧虑,而藏于我们心底的异于世俗的回忆或想象一经唤醒,难免心底激情,也渴望超凡脱俗。
2003年12月13日星期六于深圳
前一篇:爱要怎么做?
后一篇:民企用人之“信用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