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性小康专题 |
三、结语
定性方面,我还是那几句话:要建设小康,性的事不可回避。谈论性小康话题的意义,是要让这个词进入主流话语体系,进入党语系,这样才能制度性的保障和落实个体的性权利。对个人来讲,社会要保障充分的信息供给:高端性信息和低端性信息的供给。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来讲,性不但不可避免,而且是一条通路,一个捷径。对个体而言,性是一门智慧学,也是人格成熟的必由之路。性的本质是关系,解决性问题的原则是背景限定法,限定性活动的意义和范围。比如西方把性活动归结为个人的事,个人不可分割的权利。背景限定了,价值也就限定了,影响也就可控。东方性文化是中国的宝贵文化资源,西方早已解决性的价值评价问题,已经充分肯定其价值,这样才好大赚其钱,我们也不宜仅仅停留在分不清好坏的层次上,无视性的经济属性。性既有供养的属性,也有买卖和交易的属性。分得清楚,才能充分发掘性的经济潜能,助力经济建设。
附:
我关于性小康的几个基本观点,主要见于以下几篇文章:一、艾滋病、性小康与性协议(公益时报,2003-11-27);二、专家李扁详解性小康:性是小康社会必由之路(搜狐社会新闻);三、性小康直面十个基本的性问题(新浪伊人风采);四、祸福论:艾滋病与中华文明;以上文章,见李扁个人网站:www.jiuyiclub.com
字数:8,319
日期:2005年4月20日星期三早:4:38
一改:2005年4月20日星期三,晚23:29,字数:9,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