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性小康专题 |
性小康到底是什么意思?
——兼答中国性学会徐天民理事长
李扁2005-4-19
一、缘起
至少在六次不同的场合,中国性学会理事长徐天民教授当面或者在电话中说起,我们抽时间好好谈一下,到底什么是“性小康”?只是大家都忙,以至于一拖再拖。
第一次是2003年11月底,当时我在《公益时报》作记者,为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做专题,采访几年前认识的中国性学会理事长徐教授,徐老提出,“预防艾滋病,关注性健康”。我当时认为,这个说法是不是稍微有点儿老?我有一个新概念,性小康,您觉得怎么样?徐老说,关于新概念,我们倒是有一个性商的概念要推出。至于性小康,新的提法,可以探讨。我回去以后,针对徐老的采访,写了一篇评论“艾滋病、性小康与性协议”,发表在《公益时报》11月27日“抗战艾滋病,关注性小康”专号上。按照徐老后来的说法,我这是先拿他老人家当个靶子树起来,有了靶子才好打么。实际上倒也未必如此,但是打起来了,报纸要好看些倒是真的。
第二次是2004年5月16日,中国性学会在北大医学部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于本年10月16日在北京纪念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并举办中国首届性学高级论坛。由于与性有关,难以启齿,到会四十多家媒体,一共只有三个记者提问。其中包括李扁的一个提问。当时觉得应该捧场才对,所以问了一个问题:“请问徐天民教授,去年艾滋病日采访您,我提了一个性小康的概念,您说还要推出一个性商的概念,不知道您对这两个概念有什么看法?中国首届性学高级论坛上会不会探讨什么新的性理论?” 正是这个提问,引发包括《新*京报》在内的多家媒体第二天纷纷以“中国性学会将举办高级论坛 研讨性小康”为题发布消息,才有后来性小康被评为2004年十大关键词之一等故事出来。发布会散场,在主席台前与徐教授相见,徐教授说,基本同意你的概念。
第三次则是在10月16日,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届性学论坛开幕式,给徐教授打电话,表示首届性学论坛上没有提及性小康是一个遗憾。徐教授表示,性小康的科学性在哪里,具体内涵是什么,并没有搞清楚。是不是因为现在国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以就提一个性小康呢?我说倒不至于这么简单,至少我已经写了十来万字来谈这个事。徐教授说,那我们抽时间一起来谈谈,专门用半天时间,咱俩单独谈,好不好?
第四次是在2004年11月28日“2004性文明与艾滋病”论坛上,也即是热闹一时终于流产的“面罩”节目制作方主办的一个论坛,题目是:“性:十大专家点评十大热点”,中央四套、新浪等媒体做了报道。与会的专家有李银河、徐天民、青年学者方刚等十数位,李扁忝列末座,发表了一个谈话“中国性学的十个基本问题”,全文后来发在新浪“伊人风采”栏目中。论坛上,徐教授表达了一种担忧:有的同志提出性小康,它的内涵到底是什么?现在许多农村的性活跃程度比城里更高,你提性小康,会不会误导?对于当前艾滋病的传播,到底起个什么样的作用呢?徐教授再次相邀:有时间单独交流一下。本想当天会后简单与徐教授谈谈何谓性小康,奈何当天论坛未结束,徐教授即中途告假,急赴另一会场。中国性学活动繁多,徐教授作为学界领袖,难免常有分身乏术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