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非诚勿扰》不是为了找对象吗?——对王旭明博文的一点不同看法

(2012-11-27 07:45:42)
标签:

骆琦

李芊墨

刘五朵

王旭明

非诚勿扰

分类: 文艺
                        《非诚勿扰》不是为了找对象吗?

                                    ——对王旭明博文的一点不同看法

 

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老师周日晚上发了一篇题为《让“非诚勿扰”帮你找回谈话之娱乐》的博文,被安放在了新浪网的首页。48小时之后,文章获得了32万多的点击率,有1500多人表示喜欢。很荣幸,我和王老师一样,都喜欢看《非诚勿扰》。而且,他喜欢看“娱乐心态下的谈话聊天”,我也喜欢。但是,老汉我除此之外,还总是抱有一种乐见“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心态,希望看一看最终的结果。而且,我一向认为这个相亲小舞台,其实也是一个人生大舞台,从各色人等到人生百态,都通过“相亲”这个主题在舞台上展示和表演。

 

不过,王旭明老师不止一次有意无意地说,主持人喋喋不休地自称是“大型生活服务类励志节目”,这我就不能认可了。老汉我看了一年多、至少百八十期节目,从未听主持人说过“励志”两个字。而加还是不加这两个字,意义则大不一样。假如孟爷爷真是在一年多之前或是偶尔说过这样的话,至少也不能叫做“喋喋不休”吧?时下常有一些时评文章,其作者在描述事件时稍稍穿插上一些自己“发挥”且不易被人察觉的内容,由此改变了被评论事件的性质,便可以尽情地大加议论了。所以,王老师说的这句话和加上去的这两个字,老汉我看着就特别地刺眼。

 

老汉我尤其不能认可的是,王旭明老师不认为这是一个相亲节目,他说“男女嘉宾上台不就是在全国面前展示自己表演秀吗,不必反复强调真找对象”。这我就不能苟同了。比如每位男嘉宾们,登台表演也就二三十分钟,播出时间也就十几分钟,不为了相亲,难道只是为了露一脸吗?即使没有牵手成功,登台的目点不还是为了“喜欢我的女生和我联系”吗?而一些性格内向的女嘉宾,有的一站好几个月,连话都很少说,又何谈表演,更不要说作秀了。还有不止一位两位女嘉宾,第一次上场,还没有给观众、甚至没有给主持人留下印象,就迅速牵手下场了。由此还不能证明节目也好,女嘉宾也罢,不都是为了找对象的吗?

 

当然,我特别赞成王老师关于节目娱乐性的评价。即使是相亲大事,增加些娱乐性没啥不好。但我不赞成王老师以面试选拔为由,认为这个节目不是选对象,而只是娱乐。为什么要海选?因为舞台就那么大,不可能来者不拒,当然要选择“有戏”的。所以,同当年的《今晚我们相识》等相亲节目相比,《非诚勿扰》的娱乐性、可视性的确今非昔比。但不能就此断言,男女嘉宾不是为了真找对象。他举了吴铮真和佐藤爱为例,这恰恰为他的观点提供了反证。吴铮真为了寻找真爱,牵手成功后不惜辞去大学教师的职业,最终却被无情地抛弃;佐藤爱下台的时候就颇显无奈地说“走吧”,下台之后很快就不了了之了,印证了很多人一开始就不看好的感觉。由此说明什么呢?一是说明这些女人确实很恨嫁,盼望早一天嫁为人妻;二是说明找对象既要抓住机遇,又不要看走了眼。若不是双方都一见倾心,看上去就很勉强的事情,真的很难有好结果。

 

做为教育系统的前发言人,博主在点了一串女嘉宾的名字后,又习惯性地以教育者的口吻说,要给她们上课,教她们做平凡女人。道德和性别优越性尽显无遗。但是,在舞台上站的时间长一些,怎么就不是做平凡女人了呢?有的女嘉宾登台十分钟就牵手成功,也有人历经半年以上,成为舞台上的钉子户。这既有主观原因,也有赖于客观机遇。如果某些争议人物提出一些批评,或许还情有可原,而他说骆琪、李芊墨、刘五朵、汪雨晨、刘苏曼等难为人妻,就显得有些不厚道了。毕竟一周两期节目,也只有10位男嘉宾登场,对不上眼、或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情况实属正常。以牵手下台为标准,每场能有一对、两对、乃至三对实在是比例很高的了。

 

旭明先生说“真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男生喜欢骆琦,多假,多做作,多表演呵,不可思议”。不知道他是真不明白,还是装做糊涂?坦率说,骆琦女士并不算漂亮,且显得年龄偏大。但气质优雅、举止端庄、性情婉约;既经营着家族式企业,需要运筹帷幄,又棋琴书画,多才多艺。所以,她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真不是以表演的形式可以达到的。我以为旭明先生应该生于60年代。那时中国大陆发生了什么,大家都知道。文革10年过来的学生,如果有些知识都是自学或是后补的。所以,从那时以后的大陆女生中,就很难见到骆琦这样的稀有物种了。很多男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是为了表达一下自己的态度就是了。与骆琦个方面都搭的,确实很不好找。

 

不错,无论是远道而来的男嘉宾,还是“台上24位美丽(尽管有的人够不上美丽)的女嘉宾”,都应该有自知之明。不要好高骛远,非要以“C货”找一个“A”货,那绝对不会有好结果。但婚姻大事,也确实不可草率和勉强。否则就难免重蹈吴铮真、佐藤爱的覆辙。确实有些人站得时间太长了。但如果每个人都是当场牵手成功,确实是不可能的。婚姻大事,不是儿戏。要是这么容易,也不必举办这么一个节目了。我以为提供这样一个舞台,就是为了给当事人在最大的范围内展示自己的机会。牵手与否,尊重人家自己的选择。不过,为了给更多的人以机会,确定一个时间上限倒是可以考虑的。
上《非诚勿扰》不是为了找对象吗?——对王旭明博文的一点不同看法

上《非诚勿扰》不是为了找对象吗?——对王旭明博文的一点不同看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