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考”也是双向选择(客观看待弃考现象)

(2012-11-26 07:14:11)
标签:

公务员考试

弃考

分类: 社会
               对“国考”弃考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据《新京报》等媒体报道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25日举行公共科目考试。国家公务员局表示,将严打考试作弊行为,情节特别严重、影响恶劣的,如串通作弊、有组织作弊、替考等,其将终身不得报考公务员。恶意注册报名信息、抄袭或协助抄袭,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一些行为可能构不成违纪违规,但是依然会被做相应处理。如面试弃考等,将被纳入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与诚信档案库。

 

公务员考试严打作弊确实必要。倘从入职时就靠串通作弊、有组织作弊、替考等手段得逞,就职后又如何能秉公执法、不徇私舞弊。但是,对面试弃考等行为,则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方面,报考公务员也好,选择其他单位也罢,都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既然允许用人单位百里挑一、优中选优,也应该允许考生“脚踩八条船”,以便“东方不亮西方亮”。特别是,如果要等待公务员考试有了最终结果,没有被录取再做其他选择,显然就会错过许多好的、或是不得已求之次的机会。所以,单位在诸多考生中遴选的时候,考生也必然会在诸多单位中比较。某一方先做了决定,选择或是放弃另外一方都实属正常。而考生因为其他选择有了结果而在任何一个环节放弃,也应该视为其正当权利。坦率说,面试时弃考,远比录用时放弃,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小得多。公务员局或其他任何用人单位都不应据此将其列入另册,甚至因此而影响其日后的进步。

 

而另一方面,做为考生,也应该对自己选择的任何一个单位负责任。如果一旦有了选择,应该及时通知其他准备选择自己的单位。一些单位在招录过程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从报名考生中逐一通知确定笔试的考生,从笔试考生中逐一确定面试的考生,一些考生甚至在考试的前一天还信誓旦旦表示一定会来,第二天就是不到场,也没有任何理由和说明。如果你真是遇到突发事件或其他不可抗力的事情,事后打一个招呼,也算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因为一些人的言而无信,不仅浪费了各方面资源,而且耽误了其他考生的宝贵机会。这样的考生,其诚信度确实要打折扣。考试的过程,也是做人的过程。一些考生既要学会考试,更要学会做人。当然,对一些单位的舞弊和不讲诚信,也应该让其付出相应的代价。

 

                                 (载于2012年11月26日《北京青年报》)

“国考”也是双向选择(客观看待弃考现象)

“国考”也是双向选择(客观看待弃考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