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游客“破限”该如何化解?

标签:
故宫接待游客超过最大限量建议 |
分类: 社会 |
据《北京晚报》10月4日消息,故宫博物院3日接待游客达12万人次,同比增长4%,虽然涨幅不高,但再次突破了最大接待量。4日,故宫提前一小时开门。尽管如此,但由于游客众多,排队时间过长,黄牛党趁机提高票价,从中牟利。
而此前一天,《北京日报》就曾报道了黄金周的第二天故宫门前的盛况。原定的每日接待8万游客的上限在上午就被突破,当日接待量近13万人次。清晨7时,距开放还有半个小时,已有几百人等候在门前的广场上;11时,售出门票8万张,还有很多游客排长队等候,有人急得直拍窗户;13时,入院游客突破10万人次;15时,入院游客为12.78万人;15时左右,“没有观众排队购票,才关闭窗口。”
故宫是北京最著名的文物古迹和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景点。虽然从观众的安全和文物的安全考虑,院方在旅游假日都要采取许多限售、疏导和安保措施,但自建立黄金周假日制度以来,无论是大黄金周还是“小长假”,故宫往往要突破最大接待量。正如有关负责人所说,游客来了,“如果硬性停止售票,容易引起现场混乱,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虽然院方和媒体呼吁,10月5日以后再来参观,但因为游客多数来自外地、且受行程所限,推至5日以后的可能性并不大。况且,5日以后游客也未必会有明显下降。那么,不卖票有风险,进人多了显然也有风险。怎么办?
从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很多游客不仅把故宫作为参观的首选,而且赶早不赶晚,都想赶在上午的时间入园。针对这个特点,笔者在此提出三条建议:
一是继续适当延长全天开馆时间。如果报道确实,开馆时间原自7点半开始,现又提前了一小时,如果像颐和园、天坛那样,把开始售票时间提至早六时,应该也是可行的。而15点左右停止售票,确实略显得过早。据报道,颐和园、天坛停止出票时间已延至18时和20时。虽然故宫与其它景点不同,但如果将停止售票时间延至16时或16时半,留下一个半小时的参观时间,应该是可能和可行的。即使在停止入园之后,也还可以适当出售第二天的门票。
二是采取分时段参观办法。记得多年前,在美国参观白宫时,就是上午排队领到了下午3点的参观票。于是,先去进行其他活动。借鉴美国白宫等国际参观点的做法,故宫这样的特殊景点也可以分售不同时段的参观券。为了区别,门票可以以不同颜色区分。即使是散客,也可以对其出售分时段门票。游客只要购到票,心里就踏实了。院方可提醒并引导游客,在指定时段入园;未到入园时间时,可以到周边的景山、北海、美术馆、北大红楼等地游览参观。如此,还可以多参观一些同样著名的景点。
三是采用团体预约参观的方式。据新华社4日消息,北京恭王府奥运期间也曾像故宫那样摩肩接踵、拥挤不堪。于是,管理方采用了团体预约的办法,在既定的时间内控制了游客流量,既为游客创造了相对舒适的游览环境,也减少了对文物、古建的破坏。采取团体预约购票的还有西藏布达拉宫,也是由导游提前一天领证,第二天凭证购票。鉴于来故宫的外地游客中相当部分也是组团前往,在分时段参观的同时,对凡是由旅行社组织的参观者采取预约方式,则一定有利于分散游客,减轻压力,确保安全。
当然,如白宫一类景点总流量有限,恭王府规模也大大低于故宫。但是,延长时间,拉开间隔,团体预约,均匀流量,还是应该有利于在满足广大游客需求的同时,适度缓解因人员过度集中带来的风险,希望院方能认真研究,有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