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台春晚之长恰是央视之短

标签:
北京台春晚央视春晚杂谈 |
分类: 文艺 |
春节期间,完整地看了两台电视晚会。一台是央视的,一台是北京台的。虽然对晚会的预期已经不如以往,但总觉得大过年的,单一形式的电视节目比如电影、电视剧或是戏曲晚会啥的,还是不如一台综合性的晚会给力。而两台晚会比较,真的是各有千秋,如果能相互取其所长,一定会打造出一台更加精彩的晚会。
毫无疑问,从整台晚会的整体质量来说,央视春晚仍然在所有晚会类节目中首屈一指。内容之面面俱到,形式之多种多样,制作包装之精良,调度衔接之顺畅,场地灯光之大气,演员表演之投入,绝非其他晚会可比。但问题就是,节目的感染力下降,导致“年夜饭”的味道不如以往。从主打的两大类节目看,歌舞类节目乏善可陈,相声小品今不如昔。前者中诸多节目旋律并不好听,既不柔美也不阳刚。后者中既没有像以往那样令人忍俊不禁的情节,也没有可以迅速流传的经典台词。
相比较来看,北京台的整台晚会还显得较为粗糙,演出场地远不如央视的华丽和大气,现场的观众席还有一些空位,节目的衔接也比较拖沓和生硬。但值得称道的是,晚会的整体氛围轻松活泼。周立波加盟主持人,多少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一些兔面人置身观众之中,很好地活跃了现场气氛。最值得称道的,一是晚会有一些老艺术家表演的脍炙人口的老歌余音绕梁;二是晚会的一些相声、小品令人喜笑颜开。
在歌舞节目中,最令我等兴奋的是,演员胡军请出了他的父亲、著名歌唱家胡宝善,胡老师宝刀未老,高歌一曲《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胡宝善又请出了胡松华,带来了那首经典的《赞歌》,而为其伴舞的恰是胡松华妻子、当年《东方红》中的舞者张曼茹;接着邓玉华、耿莲凤、于淑珍、卞小贞等老艺术家逐一登场,演唱了她们当年的代表作。我一向以为,如果没有新的好听的歌曲,前辈留下的好歌还足够让我们享用。一台综合性的春节晚会,总该让我们听到一些动听的旋律。从这个角度考虑,北京台的春晚做得还行。
在相声小品中,又看到了冯巩和小沈阳的身影。前者不仅穿插了板胡演奏,且小品情节生动,结尾出人意料,令观众捧腹,只是不太符合那种传统的光明的结尾要求而已。后者呢,把自己的夫人请上了台,而且以一个演出场地清洁工的身份登台,确是一个匠心独到的创意,也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尽管她的演技并不算太高。
北京台晚会之长,恰是央视春晚之短。其实,决定因素并非水平和功利,而是指导思想和思维方式。如果适当调整,央视晚会的味道还是可以好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