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第一高楼”不必一高再高

(2010-05-19 22:34:48)
标签:

北京第一高楼

国贸三期

cbd

京广中心

丽泽商务区

分类: 社会

 

 

据《新京报》5月8日报道,北京CBD核心区将建设一栋400米高的高楼,高度超过了目前北京最高楼———330米的国贸三期,以及丽泽商务区刚刚奠基的360米的国家金融信息大厦。

 

笔者在北京出生,居住了半个多世纪。多年前登上52层的京广大厦,被告知,这是北京最高的建筑。现在,北京“第一高楼”的记录已屡被突破,总有新的高楼欲与天公试比高。但我以为,就北京这座城市而言,还是不宜建超高型楼房的。

 

首先,北京与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城市风格和建筑风格都有所不同。上海市在浦东新区确实兴建了一些超高的高楼大厦,这些建筑虽然高度上升了,但总体风格与当年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并不相悖。无论新高楼还是老洋楼,看上去还是比较协调的。而做为一座五朝古都,北京城本是一派民族风格和皇家风范。即使是建国后前30多年兴建的许多高楼,包括居民区的板楼、塔楼,包括早时的许多“火柴盒”和后来大量的“平改坡”,与京城四方、周正的建设和建筑风格也还是协调的。朝阳区CBD和西城区的金融街,是两个高楼林立的地区,楼房的高度、密度超过其他地区,建筑风格也略有改变,但总体看,这些建筑无论从高度和风格上,与上海浦东那些巨厦还是有差异的,还是可以为北京城的总体氛围、环境所承受和接纳的。但是,若干鹤立鸡群的超高建筑,确与北京城区的整体建设与建筑风格不相协调。显然,这样的建筑不可能遍地开花,更不可能取代京城已经建成的绝大多数不同建筑。因此,这几座超高建筑必然与许许多多的普通楼房显得极不协调,显得反差很大。

 

其次,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建设超高建筑,也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显然,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建筑越高、层数越多,对水、电、热等能源、资源的消耗和供应要求也越高。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北京的人均水资源更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不应该忘记,若干年前,一些楼房拉闸停电,老人在电梯下上不了楼的情景。前不久,一些北京市民也参加了全球性的停电一小时活动。普通民居的停电,与摩天大厦的耗电,孰轻孰重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也不能一方面号召低碳,一方面大上高耗电项目。就北京这样的城市而言,在楼房的高度上,既不必和他人攀比,也不必自己和自己比。

 

                        (载于2010511《新京报》)

北京“第一高楼”不必一高再高

北京“第一高楼”不必一高再高

北京“第一高楼”不必一高再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