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停播与分级(《蜗居》个别台词有点儿“少儿不宜”)

(2009-12-01 11:46:02)
标签:

北京电视台

青少频道

电视剧《蜗居》

停播

影视分级制

杂谈

分类: 文艺

 

 

近日,北京电视台青少年频道停播了正在重播中的电视剧《蜗居》。电视台方面的答复是,出于整体安排的考虑。有记者询问了正在播放该剧的多家地方电视台,答复都是没有接到停播通知。有人怀疑这又是炒作,但编剧六六则很惊讶地向记者询问:“北京青少年频道?他们有播这个剧吗?为什么要在这个台播?一点都不合适(见11月27日《羊城晚报》)。”

 

实话实说,这部近来引发热议的电视剧,我基本没看。但是,有关的报导和评论,我倒是看了不少。从来自于媒体的这些文字中感到,这部电视剧应该是一部关注现实、有一定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准的佳作。不过,对于很多评论中提到的那些引起争议的代表性台词,笔者确以为有点儿“少儿不宜”。

 

看过该剧的人一定都知道这些台词是什么,我就不在此重复了。有不少支持的声音说,这些话不都是生活中常有的吗?怎么就不能说呢?确实,尽管这些话,笔者有的听过,有的没听过,但我相信其都是来自于生活,而且生活中的有些话比这些台词更露骨得多。但不知持这种观点的评论者想过没有:首先,即使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台词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这样说的,或者并非所有人都说过这样的话。有的人喜欢这样说话,有的人喜欢那样说话。有些话,有的人很愿意说,很愿意听;但有的人就不会说,也不愿意听。其次,同样的人说同样的话,也并非在任何场合、对任何对象都可以这样讲。两口子之间说的话,当着孩子的面都未必能讲,外人面前就更不会讲了。即使是常在酒桌上讲荤段子的人,也不会把这些段子拿到会场上和课堂上来讲。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问题:特定情景下、特定人物间的对话,在荧屏上说给包括儿童在内的所有观众来听,是否合适?要是有幼童问“那是什么意思呀”?当爹妈的多尴尬呀。有人会说了,没让所有人听呀,没让儿童听呀,是说给那些过来人、或是有同样“蜗居”经历的人来听的嘛!确实,那是否就该说一声,这里边有点儿“少儿不宜”呢?所以,青少年频道停播、而一般频道不停,也许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据11月27日中国新闻网的消息,日前,台北市政府就对未加限制、播出“不宜”画面的“动新闻”作出了处罚。也许,这两件事儿程度不同,但相同的道理就是:并非生活中有的,电视画面上就可以不加限制地播出。针对《蜗居》台词的热议,是否可以证明,国外和港澳地区普遍实行的、冯小刚导演也曾呼吁的“分级制”,是否是有道理的呢?否则,一部有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准的作品,就因为有些虽然真是但“少儿不宜”的情景,岂不就陷入要么老少共享、要么停播的尴尬境地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