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东南自驾行程攻略概述(上)
标签:
山西晋东南太谷介休洪洞 |
分类: 山水有佳音 |
路线:北京-石家庄-晋中-太谷-祁县-介休-霍州-洪洞-临汾-襄汾-沁水-北留-晋城-泽州-高平-长治-邯郸-回京
行程2000公里,时间9天,全程油费1000元,过路费430元。
D1:北京-石家庄-晋中-太谷
出京杜家坎收费站依然阻塞,入河北境的收费站稍有好转,也知道复式收费了,比以前有进步。过石家庄后高速路质量下降,路窄了,弯路多,速度降低了。
路过晋中,去榆次古城逛了一下。城隍庙、县衙、文庙、书院、市楼,古建还是很辉煌的,不过那种极其恶俗的旅游开发风气需要忽略不计。城里有一家鱼羊包子店,包子是用鱼肉和羊肉混合在一起做的馅,味道上有一些羊肉味,又多了些鱼茸的绵软,还算有特色。15元6个包子,价格也不菲了。城门口有推车卖碗凸的,但做的很厚实,和记忆里以前在平遥吃的不大一样。
入太谷,这座城市已找不到昔日的辉煌,鼓楼周边的老街老店铺空留着招牌遗址,同样的古城,旅游开发公司却不肯眷顾这里,但古老的遗存也没有完全被破坏掉,还留着一些外观样貌,还能找到时光的蛛丝马迹,走在寂静的老街胡同里,没有那些噪杂庸俗的喧闹,也未尝不是一种享受。胡同内藏着孔祥熙宅院,其实周边也有不少类似的大院,从门楣的样式能看出一点眉目,但里面都已破落不堪了。无边寺一边的寺墙都已倒塌,白塔依旧高高耸立,与鼓楼遥相辉映。这是一座寂寞的小城。
入住好几个人推荐的太谷宾馆,可能就是这个城里最好的宾馆了吧,大概因为十一,标准间168元竟然不打折,而房间的标准实在不敢恭维,很小很破,谈不上舒适,更谈不上安静,性价比严重不符。有一点需要提请注意,住在太谷要做好早上六点被响彻全城的广播电台叫醒的准备。

D2:太谷-祁县-介休-霍州-洪洞
这一天好像真是有点赶,但自驾的感觉就是不需要等待。祁县其实是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人们呼啦呼拉的奔着平遥去了,没几个人停留祁县。
祁县的古城叫做昭馀古城,现在也是一片繁华的商业区,虽然也布满了拥挤喧闹的店铺,但至少这里还是真实的生活气氛,比榆次要好上很多。没必要买联票去那些景点,稍微避开主街,两旁的巷陌里就藏着好些民居大院。有一走街串巷收废品的小贩就指点我们去了一座贾家楼,保存的很完整很有气势的一所院子,后来又找到一座安家楼,里面的雕刻非常精美。这样的院子据说起码还有十几座,仔细寻访一番也是很有乐趣的。
在古城门口腐败了一下,品尝了祁县八大碟八大碗,小号的一桌148元。凉菜有牛肉、熏肉、蛋卷、肉皮冻、豆腐、凉粉等,热菜是排骨、扣肉、丸子、酥肉、蘑菇、茄子、糯米甜饭。
前往介休,介休真是一座琉璃烧造的城市,街心塔顶上也是琉璃覆盖,琉璃影壁下人们乘凉休憩。一座后土庙把琉璃工艺演绎得美轮美奂。祆神楼屹立城关,满面尘灰。
过霍州,天色有点晚了,只匆匆看了下鼓楼和霍州州署,霍州州署保存有元、明、清三代遗构,其中现存元代所建的大堂气势雄伟,是古建木结构完整保存的经典之作。作为古代州一级衙署,在全国来说都算是罕见了,值得一看。
住洪洞山焦宾馆,房间一般,隔音不好,但价格110含早餐还算厚道,而且还给免费洗车。
D3:洪洞-临汾-丁村-沁水
洪洞广胜寺我觉得已经是很有名的地方了,没想到游人并不多,门票35元,包含上下寺。上寺可以开车走盘山道直接到门口。飞虹塔实在太美了。上寺佛殿里的塑像也是绝代风华,实在可以让人屏住呼吸。可惜的是下寺水神殿大门紧锁,里面的元代壁画无缘得见,管理人员说为了保护现在都不开放了。可是这样简单的封锁保护真有意义吗?我看无非是他们自己图省事怕麻烦罢了。
回洪洞城里,路过大槐树,这里太有名了,连附近的道路都成了旅游专用通道了。门票50,没进去,反正我家不是从大槐树走出来的,呵呵。
洪洞还有座明代监狱,也就是传说中关过苏三的地方,因为一句“洪洞县内无好人”就把这个故事的发生地按在这所监狱里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牵强附会,而这个监狱其实也是80年代重建的了,门票30,没进去。城里还有一座古朴的关帝楼,据说始建于元代,也被叫作了苏三还愿处。
奔临汾,临汾的鼓楼很是壮美大气。不过更吸引人的是古楼两侧的美食,一边都是洋派的皮萨炸鸡,一边则是本土的丸子羊汤面。牛肉丸子是临汾的一样小吃,一碗丸子汤,配一个饼,5块钱吃饱。但我还意犹未尽,又到旁边来了一碗羊杂割,正宗,香。
丁村在襄汾南4公里左右,丁村的出名主要还是在于其是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代表。现在村子里也存有一批明清民居建筑。建了一座民俗博物馆,门票15元,博物馆所在的几间院落就是这里民居最好的代表作了,还有一个文物陈列馆,有关于丁村遗址的介绍和一些出土文物。但村子里其他的民居看点不多。有一家作坊在制作丁村土布,完全用古老的织布机织造出来的,质地非常厚实,但色彩图案比较单调,有兴趣的可以购买。
去往沁水,就进入晋城的地域了,往沁水去的山路弯弯,盘山而去,路上风光很美,看得到很多绿色的梯田。山风凛冽,可是也吹走了那烦恼的煤灰气。沁水是个相对清净明亮的小城。
住沁水宾馆,150元,很腐败的感觉,但房间不大。
D4:柳氏民居-端氏-郭壁-湘峪-砥洎城-北留
去柳氏民居的路上风光也不错,宁静的小村坐落在青山绿水中,真是风水宝地。西文兴村已经旅游开发了,门票30元。这里是柳氏后裔的聚集地,村中的几所大院,两座牌坊,关帝庙,魁星阁等很有看点。不过虽然民居院落腾退了维修了,能够更好的看清本来面目,但也失去了一些生活气息而显得生硬疏远了。
从西文兴往阳城方向并没有很好的路,只能再返回沁水,然后前往端氏。从端氏向南不远就是窦庄和郭壁。金郭壁,银窦庄,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去了郭壁,郭壁分为郭南和郭北两个村,两村紧密相连。郭南村最值得看的古建就是崔府君庙,崔府君是一个人,姓崔名珏,唐代时任长子县令,因为官清廉勤勉,死后被封为土地神。后来据说又历次显灵救驾,所以封号升级,各地都开始兴建崔府君庙,就在晋东南这一带崔府君庙就极其常见。郭南村的民居没有郭北看点多,郭北的整体格局更完整,三槐里一带古意幽幽,随便走过一处就是进士第。走到青湘里更是高门大院,虽然破落了却气势犹存。更重要的是,这里完全没有旅游开发,甚至也没看到一点要开发的苗头,大多数民居都还有人居住,非常鲜活动人。村子里的柿子树和山楂树都挂满果实,那叫一个美啊。
从郭壁往南路过尉迟村,是赵树理的故乡,然后能看到去往三都古城湘峪的牌子,不过去湘峪的路有些绕,要过了武安后往回走一段,方向上容易搞错,而且回来也只能原路返回,没有别的路可走。湘峪是一座堡垒式的村落,村两边高耸巍峨的城墙看得出都是新修复的,大概也在筹备旅游开发,估计距离收费的日子不远了。从村外正面看这座古堡的确是气势雄浑威震一方。不过走入村中,这里的民居保护堪忧,基本已经没有什么完整的遗存了,甚至那“四部首司”的牌匾都模糊难以辨认,不知道未来这里还能剩下什么。
出湘峪至润城,润城东北角有一座砥洎城,现存明代民居,城很小,巷陌幽深,没看到很出众的院落。
本想就住在润城镇,结果这个镇上竟然连一家宾馆都没有,甚至小一点的旅社都没看到,可又不想再去阳城了,最后决定往北留去,同样也是一个镇,这里有两家看起来条件好一些的宾馆,一家竟然客满了,都是皇城相府惹的祸。住了另一家,条件很差,房间潮气很大,被子也湿硬的感觉,枕头很脏,可这房间还要100块不讲价,说是等会儿肯定住满,只好将就了。
在镇上一家小饭馆吃了过油肉、捞面、羊汤。似乎家家饭馆都少不了过油肉和面。
(持续未完)
行程2000公里,时间9天,全程油费1000元,过路费430元。
D1:北京-石家庄-晋中-太谷
出京杜家坎收费站依然阻塞,入河北境的收费站稍有好转,也知道复式收费了,比以前有进步。过石家庄后高速路质量下降,路窄了,弯路多,速度降低了。
路过晋中,去榆次古城逛了一下。城隍庙、县衙、文庙、书院、市楼,古建还是很辉煌的,不过那种极其恶俗的旅游开发风气需要忽略不计。城里有一家鱼羊包子店,包子是用鱼肉和羊肉混合在一起做的馅,味道上有一些羊肉味,又多了些鱼茸的绵软,还算有特色。15元6个包子,价格也不菲了。城门口有推车卖碗凸的,但做的很厚实,和记忆里以前在平遥吃的不大一样。
入太谷,这座城市已找不到昔日的辉煌,鼓楼周边的老街老店铺空留着招牌遗址,同样的古城,旅游开发公司却不肯眷顾这里,但古老的遗存也没有完全被破坏掉,还留着一些外观样貌,还能找到时光的蛛丝马迹,走在寂静的老街胡同里,没有那些噪杂庸俗的喧闹,也未尝不是一种享受。胡同内藏着孔祥熙宅院,其实周边也有不少类似的大院,从门楣的样式能看出一点眉目,但里面都已破落不堪了。无边寺一边的寺墙都已倒塌,白塔依旧高高耸立,与鼓楼遥相辉映。这是一座寂寞的小城。
入住好几个人推荐的太谷宾馆,可能就是这个城里最好的宾馆了吧,大概因为十一,标准间168元竟然不打折,而房间的标准实在不敢恭维,很小很破,谈不上舒适,更谈不上安静,性价比严重不符。有一点需要提请注意,住在太谷要做好早上六点被响彻全城的广播电台叫醒的准备。

D2:太谷-祁县-介休-霍州-洪洞
这一天好像真是有点赶,但自驾的感觉就是不需要等待。祁县其实是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人们呼啦呼拉的奔着平遥去了,没几个人停留祁县。
祁县的古城叫做昭馀古城,现在也是一片繁华的商业区,虽然也布满了拥挤喧闹的店铺,但至少这里还是真实的生活气氛,比榆次要好上很多。没必要买联票去那些景点,稍微避开主街,两旁的巷陌里就藏着好些民居大院。有一走街串巷收废品的小贩就指点我们去了一座贾家楼,保存的很完整很有气势的一所院子,后来又找到一座安家楼,里面的雕刻非常精美。这样的院子据说起码还有十几座,仔细寻访一番也是很有乐趣的。
在古城门口腐败了一下,品尝了祁县八大碟八大碗,小号的一桌148元。凉菜有牛肉、熏肉、蛋卷、肉皮冻、豆腐、凉粉等,热菜是排骨、扣肉、丸子、酥肉、蘑菇、茄子、糯米甜饭。
前往介休,介休真是一座琉璃烧造的城市,街心塔顶上也是琉璃覆盖,琉璃影壁下人们乘凉休憩。一座后土庙把琉璃工艺演绎得美轮美奂。祆神楼屹立城关,满面尘灰。
过霍州,天色有点晚了,只匆匆看了下鼓楼和霍州州署,霍州州署保存有元、明、清三代遗构,其中现存元代所建的大堂气势雄伟,是古建木结构完整保存的经典之作。作为古代州一级衙署,在全国来说都算是罕见了,值得一看。
住洪洞山焦宾馆,房间一般,隔音不好,但价格110含早餐还算厚道,而且还给免费洗车。
D3:洪洞-临汾-丁村-沁水
洪洞广胜寺我觉得已经是很有名的地方了,没想到游人并不多,门票35元,包含上下寺。上寺可以开车走盘山道直接到门口。飞虹塔实在太美了。上寺佛殿里的塑像也是绝代风华,实在可以让人屏住呼吸。可惜的是下寺水神殿大门紧锁,里面的元代壁画无缘得见,管理人员说为了保护现在都不开放了。可是这样简单的封锁保护真有意义吗?我看无非是他们自己图省事怕麻烦罢了。
回洪洞城里,路过大槐树,这里太有名了,连附近的道路都成了旅游专用通道了。门票50,没进去,反正我家不是从大槐树走出来的,呵呵。
洪洞还有座明代监狱,也就是传说中关过苏三的地方,因为一句“洪洞县内无好人”就把这个故事的发生地按在这所监狱里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牵强附会,而这个监狱其实也是80年代重建的了,门票30,没进去。城里还有一座古朴的关帝楼,据说始建于元代,也被叫作了苏三还愿处。
奔临汾,临汾的鼓楼很是壮美大气。不过更吸引人的是古楼两侧的美食,一边都是洋派的皮萨炸鸡,一边则是本土的丸子羊汤面。牛肉丸子是临汾的一样小吃,一碗丸子汤,配一个饼,5块钱吃饱。但我还意犹未尽,又到旁边来了一碗羊杂割,正宗,香。
丁村在襄汾南4公里左右,丁村的出名主要还是在于其是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代表。现在村子里也存有一批明清民居建筑。建了一座民俗博物馆,门票15元,博物馆所在的几间院落就是这里民居最好的代表作了,还有一个文物陈列馆,有关于丁村遗址的介绍和一些出土文物。但村子里其他的民居看点不多。有一家作坊在制作丁村土布,完全用古老的织布机织造出来的,质地非常厚实,但色彩图案比较单调,有兴趣的可以购买。
去往沁水,就进入晋城的地域了,往沁水去的山路弯弯,盘山而去,路上风光很美,看得到很多绿色的梯田。山风凛冽,可是也吹走了那烦恼的煤灰气。沁水是个相对清净明亮的小城。
住沁水宾馆,150元,很腐败的感觉,但房间不大。
D4:柳氏民居-端氏-郭壁-湘峪-砥洎城-北留
去柳氏民居的路上风光也不错,宁静的小村坐落在青山绿水中,真是风水宝地。西文兴村已经旅游开发了,门票30元。这里是柳氏后裔的聚集地,村中的几所大院,两座牌坊,关帝庙,魁星阁等很有看点。不过虽然民居院落腾退了维修了,能够更好的看清本来面目,但也失去了一些生活气息而显得生硬疏远了。
从西文兴往阳城方向并没有很好的路,只能再返回沁水,然后前往端氏。从端氏向南不远就是窦庄和郭壁。金郭壁,银窦庄,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去了郭壁,郭壁分为郭南和郭北两个村,两村紧密相连。郭南村最值得看的古建就是崔府君庙,崔府君是一个人,姓崔名珏,唐代时任长子县令,因为官清廉勤勉,死后被封为土地神。后来据说又历次显灵救驾,所以封号升级,各地都开始兴建崔府君庙,就在晋东南这一带崔府君庙就极其常见。郭南村的民居没有郭北看点多,郭北的整体格局更完整,三槐里一带古意幽幽,随便走过一处就是进士第。走到青湘里更是高门大院,虽然破落了却气势犹存。更重要的是,这里完全没有旅游开发,甚至也没看到一点要开发的苗头,大多数民居都还有人居住,非常鲜活动人。村子里的柿子树和山楂树都挂满果实,那叫一个美啊。
从郭壁往南路过尉迟村,是赵树理的故乡,然后能看到去往三都古城湘峪的牌子,不过去湘峪的路有些绕,要过了武安后往回走一段,方向上容易搞错,而且回来也只能原路返回,没有别的路可走。湘峪是一座堡垒式的村落,村两边高耸巍峨的城墙看得出都是新修复的,大概也在筹备旅游开发,估计距离收费的日子不远了。从村外正面看这座古堡的确是气势雄浑威震一方。不过走入村中,这里的民居保护堪忧,基本已经没有什么完整的遗存了,甚至那“四部首司”的牌匾都模糊难以辨认,不知道未来这里还能剩下什么。
出湘峪至润城,润城东北角有一座砥洎城,现存明代民居,城很小,巷陌幽深,没看到很出众的院落。
本想就住在润城镇,结果这个镇上竟然连一家宾馆都没有,甚至小一点的旅社都没看到,可又不想再去阳城了,最后决定往北留去,同样也是一个镇,这里有两家看起来条件好一些的宾馆,一家竟然客满了,都是皇城相府惹的祸。住了另一家,条件很差,房间潮气很大,被子也湿硬的感觉,枕头很脏,可这房间还要100块不讲价,说是等会儿肯定住满,只好将就了。
在镇上一家小饭馆吃了过油肉、捞面、羊汤。似乎家家饭馆都少不了过油肉和面。
(持续未完)
前一篇:十一晋东南
后一篇:晋东南自驾行程攻略概述(下)

加载中…